• 2

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發展應該是不存在的

精確一點講,這種策略能夠成功,全世界應該只有一個國家.
這個國家非常穩定,有強大的實力可以超額舉債
還債的方法就是貶值貨幣,印鈔票還錢
或者開一仗搶資源抵銷掉負債.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是誰.

對於目前因應經濟衰退,提出增加消費刺激景氣的國家
都是墨守成規,照教科書走.流於人云亦云而已.

我們這種小戶,面對百年一見的大蕭條
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資產價值,特別是手上的貨幣.
如果持續蕭條下去,物資價值會重新整理
奢侈品的價值會降低,也就是說越晚花錢會越爽

這個時節真的是很可怕,錢很難找到保值的商品投資.
特別台灣是出口型的國家,為了競爭貨幣會被迫貶值,非常傷腦筋...

這個版的高手很多,應該有人有很好的保值策略...
希望有人會願意分享一點.

亞洲這邊最先讓貨幣貶值的國家,相信大家也有發現.
很顯然該國是領先一步,後知後覺的國家也很明顯了....
2008-12-05 23: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消費 經濟發展
笨蛋,問題在信心..........
精確一點講,這種策略能夠成功,全世界應該只有一個國家.
這個國家非常穩定,有強大的實力可以超額舉債
還債的方法就是貶值貨幣,印鈔票還錢
或者開一仗搶資源抵銷掉負債.
不需要這樣啊...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國家是誰.
沒有國家會這樣做吧= =

對於目前因應經濟衰退,提出增加消費刺激景氣的國家
都是墨守成規,照教科書走.流於人云亦云而已.
人云亦云?那消費券就不會發了。
社會科學有很多東西不能直接驗證對錯,
可能這樣做了經濟還是很差,被罵說沒有用...
可是不這樣做結果是怎樣?
社會科學的模型規範太簡單,可這是一個兩點不動一點動的執行方式!
或許讀非商學體系的無法體會這種概念,但是"經濟"就是如此。


我們這種小戶,面對百年一見的大蕭條
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資產價值,特別是手上的貨幣.
如果持續蕭條下去,物資價值會重新整理
奢侈品的價值會降低,也就是說越晚花錢會越爽
物價是持續的在改變,並不會說等到一定程度才提升!
不可能一碗麵從50變成500,那就變成通貨膨脹了。
奢侈品降低的是價格不是價值,越晚花錢會越爽是說錢的邊際效用(MUm)提升。


這個時節真的是很可怕,錢很難找到保值的商品投資.
特別台灣是出口型的國家,為了競爭貨幣會被迫貶值,非常傷腦筋...
不動產可以保值,只要高於通膨率的理財工具也可以保值

這個版的高手很多,應該有人有很好的保值策略...
希望有人會願意分享一點.
如果不敢碰理財商品,那去買房子,你借錢出來,銀行也和你共同承擔了通膨風險!
但目前是通貨緊縮,所以一塊錢可以當兩元使用,
例如買一送一、買大送小、買二送一...


亞洲這邊最先讓貨幣貶值的國家,相信大家也有發現.
很顯然該國是領先一步,後知後覺的國家也很明顯了
人們普遍看壞是市場走低的主因,
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別自己嚇自己了。
MSN:philharmonique@livemail.tw 小小理財專員!
別以為你很幸運, 這種經濟蕭條不是百年一見, 如果你活的夠久, 也至少三四次了. 不管景氣如何, 政府的責任就是讓景氣復殊, 講百年一見的景氣蕭條, 不如說百年難得一見的只會規避責任的政府.
信心喔...呵....
要先展現神蹟給大家看才會有信心的
耶穌基督或者是摩西這樣的人物有先例喲.

或者是像某條街那班人,借90塊給窮人買100元的房子
然後讓房價炒到200元,窮人賺未實現利益100,那班人賺到兩位數的獲利率
這也是種神蹟生信心...
philharmonique wrote:
人們普遍看壞是市場走低的主因,
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別自己嚇自己了。


現在已經是通縮的時候囉,
如果有在注意商品行情
很難不被嚇到.

銅從usd8000殺到3300
鎳從2w多現在有破9000的危險

11月營收漸漸公佈,市場會被驚嚇到一次
到了年結後,還會被淨利嚇到一次.

失業潮對於房市的衝擊,加上建商資金的緊俏
投資客的斷頭危機,把錢放房子也變得很不安全哩
erich2005 wrote:
現在已經是通縮的...(恕刪)


沒錯,加上我常去的書局還關了好多家金石堂、新學友...
不過這又如何?

一句名言:在我們認為的長期,歷史的洪流上這都只是短線操作。

起起伏伏,這不代表什麼!
可以說是債信關係的矯正、道德風險的延展、金融系統的bug、消費者行為的錯誤、上帝的懲罰...
不論什麼角度看,都有問題在。

那何必自擾呢,別忘了全世界的核武可以摧毀地球幾次?
MSN:philharmonique@livemail.tw 小小理財專員!
我回來了 wrote:
別以為你很幸運, 這...(恕刪)


石油危機和80年代那時候年紀太小了,沒感受.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2001年那時候,真的是一種沒有明天的感覺.
記得那時候有天上班,廠裡面跑來一個年輕人
說聽我們工廠裡有要人,想應徵.

看著那個年輕人的表情,只能以絕望形容...

後來政府釋出第五第六輸電線路訂單,才讓這家公司回覆生機.
這個是典型的增加公共支出刺激景氣復甦.

但是當年.com泡沫化以及更早一點點的亞洲金融風暴
比起現在的金融海嘯,感覺是小巫見大巫.

政府效能不彰也算是經濟環境的一部分,選都選出來了
也剛好印證一下,到底前朝真的不好,還是現朝以前無病呻吟,
現在有病不敢承認自己無藥醫.
philharmonique wrote:
沒錯,加上我常去的書...(恕刪)


哈...
以前聽說人的一生會經歷7個大多頭大空頭.
危機裡面要能保住本,也要尋找機會.
不然經歷7次上衝下洗從頭到尾都一樣
不就白過了.

黃蓉講的:一把年紀都活在狗身上....


仔細觀察每個國家當局講的都不一樣喔
英國人是說節約開支,美國是繼續灑錢
但是美國人有要某國不准貨幣貶值.
我也是覺得此法不存在. 其實用這法刺激消費是把錢給老闆, 因為老闆的利潤不會少. 景氣差, 賣出的物品少, 老闆的利潤一定, 只是數量少, 但是商品流動後, 賣出的物品多, 生產的員工是工作持續了, 但是老闆的利潤立刻增加. 然後現在進口品那麼多, 只是幫助進口商, 本土勞工受惠不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