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未來的四年大家背上17萬7千的債務與利息。

根據最新的消息未來三年半的期間內大家必須背上接近18萬的債務與利息負擔。
這筆錢還不知道哪一年可以還清。包含剛出生的小孩都一樣需要負擔。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也不知道這筆錢要如何花?花了之後對我們有何幫助?
好像只有不到一頁的計畫書只有幾個大項這筆錢就提走了。

但是可預期物價不會降,因為印太多鈔票之後導致台幣貶值。
難道景氣會壞3~4年嗎?需要如此大筆的預算來支持。
這樣一個人接近18 萬,假設一個人繳3萬元給政府。
兩千三百萬人一個人要負擔六年以上才可以還完這筆負債。

四千兩百億實在搞不懂這筆天文數字要如何花?比之前被反對的軍購三千億還要多。
或是其他工程都還要龐大,花千億蓋一個高鐵蓋6年還要龐大3倍以上支出
說要在3年半花掉。

已經負債四兆,還要發一個3600給民眾但是政府卻另外借了4200億。
導致我們負債往上推到4.5兆,因為不景氣或物價上漲政府短少稅或減免稅金導致政府收支嚴重短少。

中油與台電都號稱各虧千億。那這兩個就短少兩千億。
證交稅減半少了1~200億

是在越來越恐怖的經濟狀態。

2008-11-22 22:52 發佈
大環境這麼差 出口導向的台灣
反正也只能公債融通 債留子孫
這時候又得搬出 凱因斯
"長期而言 我們都死了"

跟子孫借錢 就要對得起良心
要對得起良心 就不要亂花

我們可以觀察政府要怎麼花這些錢
你的消息來源是???別說只有三個人知道啊。
為什麼是三年半??為什麼不是兩年半或四年半??
新聞說的嗎??記者說了你就信了嗎??
爭議文專用分身 wrote:
為什麼是三年半?

最近將要審議這個特別法了。
這新政府上來半年了所以剩下三年半。

為何一編就是要花四年不是說漸漸好嗎?
難道未來四年都是苦日子嗎?

前面的負債已經一大堆,現在還要加碼?
政府各級政府負債一大堆好像已經達五千五百億。

之前搞爛金融導致全民負擔的金融重建基金。
90年7月設置迄今(97.10.31)共處理54家經營不善金融機構,基金依法賠付之總金額為2,060億元。

哪有公司一直在借錢搞擴大經營但是越借越多。
爭議文專用分身 wrote:
你的消息來源是???...(恕刪)

國庫署有很多資料
去年度公共負債未償總額為四兆多新台幣
今年第四期中央政府公債299億多
第五期最近又增額發行300億

不到三個月 就增加600億負債了

不要記者說 國庫署就可以看出端倪

看來我還是叫我老婆去美國生孩子算了
如果未來臺灣被搞垮,下一代還可選擇去美國生活
現在美國遇到的問題是通貨緊縮
也就是物價下跌
這樣的後遺症
就是大家都會認為之後會更便宜
然後就不去消費
就像是汽車
這時候製造汽車零件的下游
因為沒人買車而慢慢倒閉
造成失業
東西沒人買,又再特價
漸漸的就惡性循環
通常我國都會步上美國的後塵
所以美國的FED跟台灣的央行最近調降利率
就是要大家不要再存錢了
要趕快多消費

美國目前比台灣還慘喔
很多企業每個上班日都在裁員
現在美國在擔心的
是因為失業潮引發的信用卡危機
ID5water wrote:
如果未來臺灣被搞垮,下一代還可選擇去美國生活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4612289.shtml
投資額近6,000億元的國光石化,今年6月已行文爭取行政院核定為重大投資案,但爭取逾五個月,僅得到行政院一紙「依海埔新生地開發相關法規,依法提出申請」的官式公文。


台塑六輕五期計畫,共計有38項的大型投資案,完成後,預估產值3,154億元,營業額3,100億元、利益額420億元,對增加政府稅收,提振國內景氣的效果致為明顯。

我覺得奇怪這有9千億的民間投資政府卻選擇不要,難道是需要類似龍潭事件的幫忙。
之前批評杜邦案,現在呢? 還經過幾個月了才回覆

然後沒事搞這個一人一封信給公務人員,現在有電子郵件可以用居然還在搞寫信,又不是在拍海腳九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22/2/19wwk.html

真覺緣體 wrote:
美國目前比台灣還慘喔
很多企業每個上班日都在裁員
現在美國在擔心的
是因為失業潮引發的信用卡危機


台灣也不差,現在有些高科技公司都開始放假,上班半個月休息半個月,關廠也不少,
現在中古車賣不掉、新車賣不掉、房屋成交量少、物價高賣吃也不好做。
台灣CPI還沒降,失業在家想吃頓飯的成本也不低,一把青菜居然要29元。
魚價也不便宜,雖然柴油已經降回原價。

假設一個月2萬,每天吃便當
便當60*3 *30=5400
租房 7000
交通費 2000
這樣14400 剩下多少錢?

物價高導致消費緊縮是必然。
再這樣下去應該不只這個數字吧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