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終端市場低迷的買氣之下日韓大廠也不得不縮減面板產能。據了解,第四季起日韓品牌廠已開始大砍面板訂單,第四季電視面板減單幅度高達50%,明年第一季出貨預估也不樂觀。而日韓大廠也在近期相繼宣布減產,減產幅度大約都在10%左右。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總經理謝勤益表示,由於市場需求不強,日韓品牌都優先使用集團內自製的面板,預估三星明年電視面板內製的比率將由今年的35%提升到43%。此外,今年日本廠商之間相互結盟,面板採購關係也會明年出現變化,新力和夏普合資之後,今年已經開始向夏普採購面板,明年所需電視面板約11%將由夏普供應。
此外,夏普今年也和東芝結盟,東芝供應驅動IC,而東芝則向夏普採購面板,明年東芝有將近30%的電視面板是由夏普供應。此外,日前松下宣布併購三洋,從供應鏈來看,松下主要電視面板來自IPS Alpha,而三洋則是有65%的電視面板由友達、奇美電供應,隨著松下併購三洋,明年面板供應關係也將出現變化。
日韓面板供應關係發生變化,台灣面板廠則是大力拓展大陸市場以降低衝擊。工研院IEK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總監鍾俊元表示,大陸擁有顯示器品牌、廣大、高成長的內需市場,台灣廠商具TFT-LCD面板研發設計、低成本生產技術,兩岸產業價值鏈充分互補。友達、奇美電搶攻大陸電視市場,奇美將躍升大陸電視面板最大供應商,市佔率估計23%,友達市佔率逼近10%。
技術和牌子質量落後的台灣產LCD是現在死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