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耳熟能詳的筆記型電腦廠有.
ODM廠-廣達,仁寶,緯創, 英業達,和碩
EMS-鴻海,偉創立
品牌-華碩,宏基
是的, 筆記型電腦在過去幾年都是每年20%的成長力道.
也照成了很多公司一窩瘋的投了進去. 你想想看,每年大約有一億台的筆記型電腦被做出來
明年就有一億二千萬, 誰會不想進來這各行業了呢?
在過去幾年, 是的沒有錯. 每年的高成長率, 讓大家財務上都還不至於太難過,甚至還有成長.
今年在房貸風暴以來,NB還好還有低價電腦的出現, 讓今年的財報還可以看
但是. 明年呢? 真的還有辦法保持這麼強勁的力道嗎?
每年每家ODM, OEM都為了HP, DELL, APPLE, ACER, ASUS, TOSHIBA, SONY,等的筆電單子搶的落花流水.毛利率直直掉.
但是,請試著想想看, 全世界有大約95%的筆電是由台灣的公司做出來的. 全世界只有台灣有能力做
為什麼,每年毛利率都在保3保4,保5呢? 我認為除了台灣人的天性以外,還有有太多人要吃這一塊餅了.
當初華宇電腦要賣筆電部門時,為什麼其他間ODM, OEM廠不去搶, 而由偉創力買走了呢? 又多了一個人要吃這一塊餅.
毛利率不斷掉落的年代, 不知道那些大老版又有哪些想法呢?
今年,明年將會是很特別的兩年,強者是否恆強? 廣達的非NB產品, 仁寶的垂直整合, 華碩和碩的分家..都即將看到成果.
是的, 沒有新產品, 沒有新想法, 遲早都會被淘汰掉的, 在這次貸風暴的兩年,是否可以看到新的改變呢?
老實說, 現在我就已經看到了強者恆大, 弱者 遲早都會被這各社會給淘汰掉的. 看看季報不就知道了嗎?(笑)
文章同步發表於
http://www.wretch.cc/blog/bestcool1221
temple wrote:
這句話有很嚴重的問題...
並不是只有台灣有能力做...
而是...價錢夠低(所以才有保4保5的問題)...
(恕刪)
韓國技術能力也不差!
韓國除了品牌外,代工業務被台灣徹底擊垮,怎沒有人說呢?
我想韓國是大商社,決策與cost down能力沒有台灣的中小企業靈活,所以才是台灣人的天下!
但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如品牌與DRAM,面板,台灣就比不上韓國了!
不同的產業特性造就不同的競爭力!
韓國人也是爆肝在做,只是他們領的比較多而以!
當年股價高時分工配股造就科技新貴的年代,韓國的薪資算啥?
只是現在3C的成長力道不足,早已過了成長期了,各家廠的代工規模都已是巨獸級了,年產都破一億台了,該有的都有了,難道要賣給外星人?
台灣人已把量產做的太好也太便宜(真不知算是優點還是缺點?),要賺錢就必須回歸到品牌與設計本身,如HTC與聯發科這樣產品力驚人才有高的利潤給員工!
不過產業升級後爆肝還是不會變!
因為台灣不是美國有本事綁規格,做產品的發明者而不是追隨著!
若台灣日本能趕上的美國就不會去做,美國人不會去爆肝的!
不過矽谷也有矽谷的壓力各家都有各家難唸的經!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以上所言, 純為直接反應, 並無針對性, 也不是精確資料來源, 尚祈見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