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帳號終於可以發言啦~今晚看了商業周刊有點感想....
說真的,我沒玩過股票,住在家裡的我,父母都將全家的"閒錢"(包含我的一部份薪水)拿去做一點投資
所以我只有在聽到某些沒聽過的股票名詞,才會和父母請教和討論一下.但是本身的意見並無法左右父母的投資XD
所以我應該是百分百的門外漢&冷眼旁觀者.
為何現在股市如此慘烈?我想是因為接連次級房貸和連動債的重擊.
但是最原始的因呢?我覺得是因為全世界都發了瘋想靠投資發財.
約略一年前,很多電視頻道有很多專家很多達人,告訴大家房地產是最值得投資的,新聞常常在報,黃金飆漲~熱賣~
這些人灌輸大家,要把手上的錢拿一部分出來投資,才能將自己提升到M型化社會的另一端.
甚至告訴你妳可以提早好幾年退休過著優渥的生活,反之要是你不投資就會做到老死也不能享福...etc
也告訴你台北的房地產絕對是無止境的上漲~絕對有投資獲利空間~(哈,看看現在...那些人都哪去了?)
投資熱潮讓好多東西都可以被投資
比較新的被媒體抱出來的,比方是普洱茶,藝術品,古董,紅酒,好多人說他之前買多少,現在賣的話可以賣多少...
(當然這些人買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但是看到新聞的人往往會考慮跟進。我時常在想,是不是她們賣不出去,所以才放消息出來讓自己好脫手呢?)
連民生物資、或是石油,都被傳說也許是因為炒作才漲的離譜
全世界殺紅眼的投資任何也許能獲利的商品,像是競賽一樣的希望自己別離M的另一端太遠
但也許是這樣的行為更擴大了M型社會兩端的差距...
也激勵了投資銀行創造更多奇奇怪怪,各種名目商品來餵飽永遠需索無度的投資大眾。
連虛有的獲利也可以包裝成商品,真是與50元買個希望的樂透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完這期的商周"一個交易員的告白",我才了解到什麼是所謂的理財專員
其實也不過就是想賺手續費的電視購物銷售員,不管景氣好壞,不管商品性質,不管風險多大,總之,賣出就好。
現在呢,翹翹板另一端已經到頂了,一切有如被破壞的自然生態,大地之母無情的反噬。
整個金融界大危機,沒有人敢肯定美國到底最後的底在哪邊,然後就變成了全球危機。
物極必反,似乎是真理。
我之前認為新聞上強力放送某投資項目正"夯",目的只是老鼠會的上線要脫手,趕快丟利多出來等替死鬼來接,反正死的都是最後那一批人。
我現在知道就算通貨膨脹會讓我的存款變少,但是速度絕對不會比放在股市裡面(或是買連動債)來的快。
我從來就不認為跟著炒作隨波逐流是聰明的行為,因為虛的終究要破滅,但是死的絕對不會是告訴你這好康的人。
也許這陣子之後
大家會乖乖工作,把重心放在如何在工作上賺更多錢,而不是整天看盤
大家會冷靜看待,仔細評估任何理財專員推薦給你的投資商品
大家不再求國安基金入場救市,不再每天關心今天跌多少點,要求哪些官員下台負責,因為國力、內需不提升,基本面不做好,丟了再多錢撐個場面,永遠還是會垮下來(只看你運氣好不好砸不砸的到你)
阿~亂七八糟打了一堆~~@@
胖妹根本不懂投資,不懂股票,不懂金融,只是一個笨笨的冷眼旁觀者+事後諸葛。
說不定這整段在各位高手眼裡只是廢話連篇,妳們早就知道了~
以上這整篇都是玩笑話(這句話在投資版好熱門~)
閃去睡覺啦~
流線型胖妹=.=y wrote:
現在呢,翹翹板另一端已經到頂了,一切有如被破壞的自然生態,大地之母無情的反噬。...(恕刪)
您的意思是毀滅吧, 我個人覺得沒那麼嚴重啦, 新聞, 包括您所看的商業週刊, 登的是聳動的分析與報導,
因為閱聽人很奇怪, 報導寫得越聳動賣得就越好

普通人人云亦云, 收到來自媒體的資訊就都照單全收, 然後由情緒支配自己, 從而產生很多情緒上的想法與
看法...
我比較喜歡用"泡泡破了"來形容這次的事件, 歷史上有許多次泡泡破掉的情形, 日本1990年房地產泡泡破裂,
2000年.com泡泡破裂...
碰到泡泡破裂怎麼辦? 再沾一些肥皂水, 再吹一個不就得了?

只是, 每一次泡泡破裂, 總有人輸到傾家蕩產, 自殺跳樓....層出不窮, 然後, 過幾年另一個泡泡破裂, 另一批輸
家發生同樣的狀況...
讓我們回歸現實, 根據米國股市聞人威廉歐尼爾的統計, 當米國發生重大的利空事件, 道瓊總會往下修正30%
~50%, 所以拿去年最高點14000點來算, 次貸爆發後往下修正到7000~9800點是他的統計結果, 這些話我
前幾個月在道瓊12000點以上在01投資與理財版提醒過, 跌到11000點又提醒了兩三次, 不曉得有沒有人聽
到?



好吧, 拿最嚴重的市場修正來講好了, 米國1929年大蕭條, 道瓊指數從1929年的最高點約295跌到1932年最低
點41.22, 花了三年的時間股價指數跌掉約9成, 然後低檔盤整了10年(41.22~190)....

又如何? 世界還不是一樣運轉, 太陽公公還不是每天早上來跟世人Say Hello

投資人該問自己的是, 有沒有認認真真的思考過何謂投資, 而不是輸了錢怨天怨地怨國家就是不太檢討自己

巴菲特有說過"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這兩天有朋友向我推薦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 說每年有穩定
x%的收益, 國家債券又不會倒.....我思考了一天, 還是回覆他: 我對做股票比較熟悉, 還是操作股票好了, 至
於您提的債基, 等我Study完再說啦...
(事實上國外基金自己早早買了快快樂樂學系列書籍Study過了,光是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自己一點都不想冒, 所以心中早已劃個X)
這幾年就是這句話"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讓連動債, 投資型保單, 能源, 農金, 黃金....與我無緣的, 因為都不懂,
所以沒從上面賺到錢, 自然賠錢也沒我的份, 分享之...
至於全世界都發了瘋想靠投資發財, 貪婪是人類的天性, 過去如此, 現在如此, 未來也不會改變, 誰不貪婪?
宗教修行人士不貪婪, 但是很好笑的是, 這幫不貪婪的人食衣住行都要靠貪婪的信徒來供養, 所以發了瘋想靠
投資發財賺錢不是壞事, 而是當把錢投入市場, 有沒有花心思時間去研究市場以及市場中自己將面對的對手?
如果沒有, 那日本股神是川銀藏的話可以給投資人參考, 是川說他發現這個市場中缺乏競爭力的對手太多了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