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性的市場03

謝謝各位的回應,我沒有要做技術分析,只是一些個人在股市的想法,並沒有艱深的理論,
看了mobile01上的投資與理財的文章,也想與各位分享一下心得,我會盡量用圖形解釋,
我貼一張K線圖給各位看,底下的時間取樣是將近一年,請回想一下,波動大的時候,(圈起來的)有發生甚麼事嗎?繼續比對其它金融商品的數據(電子、金融指數),我將它重疊起來似乎也捉不出明顯的規則,

各個商品路徑互不干擾,若要給個反應參數有個麻煩,失誤發生的時候不知道!主從關係也定義不出。
我有若干經驗,就是產生虧損的時候,裝作不知道,隔了許久,故意不經意的看一下股市,最後總是認賠賣出收場,這樣的經驗確實不好受,後來變成(當初不要進場就好了,如果...假如...就會...),
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就把過去的K圖重新審視一次,以圖一為例,在圈起來的地方如果我這樣做.....
那接下來的市場路徑會變化嗎?
各位請先不要開罵!我想你們會罵事後講的誰都會!請心平氣和的看一下,
圈起來的地方,比對不出任何背景因素的重複性,例如經濟數據,或新聞資訊強度的重複性,市場總是在消化訊息後做出反應。
上圖319事件發生在星期六,星期一開盤即刻反應,交易人當天馬上被市場震的七暈八素,事後情緒較為平穩時,才回頭去仔細想想發生了甚麼事,三月十八當天市場瀰漫著做多的氣氛,
K圖表現得也算不差,但沒跳空開出,到了下午收盤,氣氛更為樂觀,收最高,然後星期六下午發生了那件事,
星期一8:45期貨盤直接反應,到收盤毫無起色,法人的模型也失效了!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隔天(322),振幅與前一天相同,但成交量明顯擴張,似乎價格到了交易人認同的價位了。


有位朋友說時間取樣為何要一天?是這樣的,給各位看三張圖是同一支金融商品,



取樣時間分別是一天、一周、一個月,取樣時間越長,振幅越小,所擷取的訊號越穩定,因為你所承受的誤差變大了!但就我個人來講,我是以一天為時間取樣,想法是寧願操作次數多一點,失誤時損失金額較能接受,且資金流動會更為靈活。
上面提到說K圖圈起來的部分(明顯的波動)當時我們如果那樣做、結果會是....
接下來的市場路徑會有變化嗎?我認為是不會,除非資金部位非常大。
以最上面圖為例,取樣的時間樣本內,出現類似圈起來的K線,我們就做反應,計算出進場次數,失誤的次數,就有一較為清晰的輪廓,知道我們的操作技巧能不能從市場的波動中獲利。
2008-09-13 18:45 發佈
sauan wrote:
取樣的時間樣本內,出現類似圈起來的K線,我們就做反應,計算出進場次數,失誤的次數,就有一較為清晰的輪廓,知道我們的操作技巧能不能從市場的波動中獲利。
大大提的隨機市場, 小弟是完全認同的.
事件的發生是隨機性, 指數當下(即隨機性事件發生的同時)也做了反應, (若是收盤後的事件, 也會再隔日開盤價做出反應, 當然除非事件的反應遠大於台股7%的漲跌幅度限制.)
然而, 大大是根據出現長紅或長黑或跳空的特殊K線, 來執行操作, 雖然還沒有看到大大要依何準則來執行操作策略, 但是假如認為長紅, 長黑或跳空的漲跌後, 會有什麼規則可循, 並可依此做操作決策的話, 似乎有違隨機性定義的特色的「無記憶性」.
當然還是期待大大如何根據特殊K線來操作的方法, 也期待大大之前說的用機率與比對的技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