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所著的社區(透天、無公設、土地是實際擁有,非持分)因為太過老舊,最近有建商來跟我們談改建
目前談到有關未來利益分配(就是建坪分配)的作法,建商說是:
原地總容積:地主60%, 建商40%
說明:地目為住三,容積率是225%,預設獎勵容積為 35%,
也就是說,如果原土地是1p,可蓋2.25p,再加上 2.25*0.35 的獎勵容積,總可建樓版面積約為: 3p
獎勵容積:建商 60%, 地主40%
獎勵容積大約為原容積的 0.35倍左右,所以,地主最終所得到的容積(即權狀所列的)大約是:
(1*0.6 + 0.35*0.4) / 1.35= 54% (車位另外計算)
但是小弟有看過報紙說地主是分到60% (但該篇報導並未寫明是原容積還是包含獎勵容積的部分)
因此,如果有哪位大德所居住的社區,是有歷經過改建的話,請問地主的最終(原容積+獎勵容積)分配比例(扣除車位)是多少呢?
謝謝
1. 以你現在的容積率,一坪可蓋3坪
2. 建商分60%,你分40%
3. 3*40%=1.2坪
1.2/1=120% 看起來似乎可以賺到20%的新房子
以公設比30%來計,120%*(100-30)%=84%(越住越小!!!!OMG
)建議房子連土地一起賣掉,或是拆房子單賣土地
因為你那邊的土地跟大樓每坪單價接近(單賣土地應具有更高價值)
nakoru wrote:
我幫你總結一下吧
1. 以你現在的容積率,一坪可蓋3坪
2. 建商分60%,你分40%
3. 3*40%=1.2坪
1.2/1=120% 看起來似乎可以賺到20%的新房子
以公設比30%來計,120%*(100-30)%=84%(越住越小!!!!OMG)
建議房子連土地一起賣掉,或是拆房子單賣土地
因為你那邊的土地跟大樓每坪單價接近(單賣土地應具有更高價值)
謝謝您的協助,但是您是不是算錯了呢?或是看錯我的題目。
煩請再看第一篇
===========================================
原地總容積:地主60%, 建商40%
說明:地目為住三,容積率是225%,預設獎勵容積為 35%,
也就是說,如果原土地是1p,可蓋2.25p,再加上 2.25*0.35 的獎勵容積,總可建樓版面積約為: 3p
獎勵容積:建商 60%, 地主40%
獎勵容積大約為原容積的 0.35倍左右,所以,地主最終所得到的容積(即權狀所列的)大約是:
(1*0.6 + 0.35*0.4) / 1.35= 54% (車位另外計算)
============================================
照目前建商給的條件算起來,以小弟家的狀況是:
房屋權狀 25p, 土地 18.3p, 建商分配的結果是,房屋權狀58p (扣除公設,還有42p),土地變更為持分。
就觀察我家新成屋大樓1坪地蓋8~20坪都有,端看建商如何設計建物,蓋20坪那大樓是因為建商蓋了停車塔獎勵了不少容勵但苦了屋主因為大樓高度建愈高每坪建造成本愈高下次改建分攤費用就高了
若不計獎勵部份
1坪*2.25(法定容積)*1.15(梯廳15%免計)=x
x*0.15(附屬建設該層樓地板面積15%免計)=y
x*0.125(屋凸如水塔、梯間12.5%免計)=z
x+y+z=2.5875+0.388125+0.3234375=3.2990625=4捨五入=3.3
3.3-2.25=1.05/3.3=0.3465=4捨5入=0.35=35%
您講的35%應該只是免計容積的部份
也是市面成屋為什麼公設只到35%就停住的原因
因為超過就要算容積了
免計容積的因子是容積如利用獎勵增加容積那公設就不只能蓋1.05坪了
所以您用法定容積去分35%是吃虧的
如果是我會自己出錢重建
委託專業建事務所與住戶參與設計後再選定口碑佳的營造商來建
擔心建造成本超出預算超出負擔可找銀行做履約保證
待完工後將房子出售後價款還銀行即可不用花一分錢
如果您土地有20坪目前我想最少能蓋120坪
120*50萬=6仟萬(還不包括車位及值錢的店面)
建造成本一坪若10萬(巳經是很高級建材了)不過1200萬
還了銀行錢還有4800/50=96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