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蛙悲鳴?富爸爸作者:股債平衡是胡扯

明年黃金上萬?
比特幣破20萬?
台股4萬點?

債蛙悲鳴?

債蛙悲鳴?富爸爸作者:股債平衡是胡扯

[NOWnews今日新聞] 財經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家羅伯特・清崎今(9)日在X發文表示,「60%投資於股票,40%投資於債券的胡說八道終於消失了」,清崎直言當美國政府是史上最大的債務國時,「持有美債怎麼會有財務安全呢?」並透露自己更傾向於持有黃金、白銀、比特幣、乙太幣。

清崎表示,理財規劃師的「魔杖」終於失靈了、胡說八道的投資比例60/40終於「死了」。60/40意味著投資者將60%的資金投資於股票,40%的資金投資於債券,但清崎認為這個策略在1971年美國政府宣布脫離金本位後就不適用了。

清崎批評,「多年來,理財規劃師們一直吹捧60/40,彷彿它是通往退休後財務安全的魔毯。然而,當美元是假的,只是破產的美國政府所開出的欠條,而這個政府又被馬克思主義的聯準會操控...而美國政府還是史上最大的債務國時,怎麼會有財務安全呢?誰會愚蠢到購買一個破產國家的債券呢?」

清崎指出,事實上黃金多年來的表現都優於美債,如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也終於改為建議投資人採取60/20/20,也就是60%資金投資於股票,20%資金投資於債券,20%資金投資於黃金。

清崎透露自己更傾向於持有黃金、白銀、比特幣、乙太幣,以及其他來自於實物資產的投資收入,並強調自己投資生涯中從未採取60/40的股債投資比例,清崎最後結論「現實人生的教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債蛙悲鳴?富爸爸作者:股債平衡是胡扯
2025-10-10 18:27 發佈
這個人的話…算了不提了

懷疑是不是在臭每個債權國(日本1.2兆$ 英國0.9兆$ 中國0.7兆$...幾乎每個國家都很蠢)
而且文中說的美債應該是指直債,不是ETF(以前也沒那麼多人認識ETF),這都持有到到期日,風險低 。

而2022年後美債價格下跌,對各國央行的長期布局而言算好時機(假設即將邁入降息循環),也有利可圖。(雖無法避免通膨因素)目前看起來的高機率的趨勢是 : 殖利率下降,美元指數上升(如台幣貶值),對購買債券且持有債券者算好事。

直債對持有者目前還是投資組合中相較低風險、流動性高的商品。對退休人士、需要穩定現金流(高股息股票不算,0056在金融風暴2008、2010不配息,浮動值也大)、不能承受任何一點風險的人…還是首選。相較他提的黃金白銀、虛擬貨幣、股票…我知道報酬很高沒錯,近期淨利也不錯,但市場上總是有人賠錢(82法則),誰都難保會被洗出場,對於過半百要退休的人,提倡這說法這真的是好建議嗎?問心無愧嗎?
從我來玩論壇幾年了
從來都沒蠱吹 (美債)
反而發文直接都講得
很清楚我看好 (黃金)
有長眼睛腦袋沒失憶
投資理財版的壇民們
時至今日我投資判斷
對不對壇民自行驗證
這位先生天天吹捧比特幣、黃金.........應該是在幕集轎夫。

富爸爸當完,準備要當富爺爺了,未來子子孫孫都靠這一把了...............。



美債 爛了我同意的. 應是 股票/黃金=60/40, 時局好衝股票, 時局差黃金撐著
sunflower2251 wrote:
債蛙悲鳴?富爸爸作者:股債平衡是胡扯

股債平衡只是一種理論,並不是真理,在現實市場中,有很多反例:

先看一下VOO的風險和報酬:



再看一下這個2025的TDF:


VOO 是報酬大於標準差,最多虧兩個月,虧掉12.93%
TDF是標準差大於報酬,最多虧九個月,虧掉20.35%。
你確定要為了「理論上」的股債平衡,犧牲掉更好的報酬和風險?
沒錯,SP500波動性14.8 是比 9.73 高,
但人家的波動可能是來自正報酬的波動。
虧得少,虧得時間短,波動大又如何?
人家是向正的,對的方向的波動。
加上這十年績效15.12% 對上 7.91%,
這簡直是可以無腦放棄這類型的TDF/股債平衡的理論了
覺得股債平衡可以帶來的安全感,
可能只是你的自我催眠和自我想像而已。
我覺得債券ETF不錯呀,會上漲會配息。
週五股票跌,債券漲。有避險。
我現在是股債1:1。
看股市行情調整比例。
smallbeetw

綠毛們,阿共買美債你們也跟著買美債,阿共吃屎你們怎麼不跟著去吃屎?人家有國家整體戰略考量才買美國債劵。況且這幾年阿共不斷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綠毛們怎麼不鼓吹買黃金?前幾年中國大媽跟著買黃金的現在漲瘋掉了

2025-10-12 17:42
PainterJ

這個,我的主要投資是台灣房地產,股債投資只佔不到3%。這幾年資產增加一倍。小英英明。[笑]吃屎的是杭州市民,新聞有報導。[笑]

2025-10-12 18: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