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的都是在「那斯達克」發行的小額債券,手上有三檔被發債公司提前贖回,獲利約2萬美,而有一檔踩到雷賠了約2千美;現今手上有一檔成本每股成本16.3美,昨天收盤在22美多,它票面利率7%,明年11月底到期發債公司會用25美贖回,這檔也是獲利中。ETF無論績效好壞,每年經理、保管費用跑不掉,我習慣直接買債,只有買、賣會扣個手續費,每季發放的債息還免稅。
tuan88 wrote:之前有許多間銀行的理...(恕刪) 會在銀行買直債的人要的是債息,不是資本利得吧,解不解套這件事,有點像是別人吃麵你在喊燒的感覺...我是沒什擔心過美國倒債這種事...另外,理專應該大多推客戶買公司債比美債多吧....
天天星期六 wrote:會在銀行買直債的人要的是債息,不是資本利得吧,解不解套這件事,有點像是別人吃麵你在喊燒的感覺...我是沒什擔心過美國倒債這種事...[]另外,理專應該大多推客戶買公司債比美債多吧.......(恕刪) 客戶要的是兩者都賺⋯ 債息和資本利得都要+的理專大多推的是美國的公司債~美債也有 看客戶偏好不過我當時覺得把債券質押再買再押再買槓桿稍大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