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P wrote:如題請教前輩...(恕刪) 跟銀行買的美債是直債,就是鎖定利率跟期限,時間到是拿到本金+利息,成本是議價間的差額由發行的銀行拿走,美債etf是由很多檔的直債所組成,而管理的經理回把期限時間不符合會評等變動的會自動調整賣掉再買進新的債券,所以債券etf是不會到期的,結論是這筆錢是短期會用到的話買短債etf,這筆錢不想承受任何風險的話買1-3年的銀行直債,如果想買長債etf賺價差到話跟本沒有這件事,fed只能影響一天的利率長債的利率變動是由市場決定,而不是降息長債etf就會賺錢,如果買銀行的長期直債的話,基本上你不可能撐到20年以上的市場變動就會影響你帳面損益,如果是我絕對不建議買債券報酬太低。
KuaP wrote:如題請教前輩自己買ETF...(恕刪) 不管手續費是否內含在報價內,和理專買就是要給銀行賺一手,和銀行買,我認為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質押,沒有要質押的話,我其實想不出還有什麼好處了.不想給銀行賺,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己去IB開帳戶,自己買賣直債,其實這樣更快更方便也更透明,手續費少到可以忽略自己買00679B這種的ETF,這種手續費和在銀行相比,低到不用考慮...
天天星期六 wrote:不管手續費是否內含在報價內,和理專買就是要給銀行賺一手,和銀行買,我認為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質押,沒有要質押的話,我其實想不出還有什麼好處了.不想給銀行賺,我覺得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己去IB開帳戶,自己買賣直債,其實這樣更快更方便也更透明,手續費少到可以忽略自己買00679B這種的ETF,這種手續費和在銀行相比,低到不用考慮... 所以感覺是ETF成本比較便宜嗎ETF不是也有成交手續費與證交稅?跟行員買她說只有賣掉要費用而已??
KuaP wrote:考量到買賣手續費管理費與價格扣血問題總成本那個是最划算? 那個當然就是看你是在哪邊交易,對方的手續費率怎麼定。手續費各家標準不一樣。買賣價差這種要同一時間兩個平台比才會知道。同一時間針對同一張:誰發行的哪一張什麼債,多少量的單。
KuaP wrote:所以感覺是ETF成本比較便宜嗎ETF不是也有成交手續費與證交稅?跟行員買她說只有賣掉要費用而已?? 要說額外成本,那當然是美債ETF最少了啊,買賣對台灣人也最方便,但其它方面不見得都是優點美債ETF目前不收證交稅的,只有證券商的手續費,隨便找間28折的券商,這種手續費和向銀行購買直債/基金來比,根本無視但美債ETF,直債,基金,不是因為都是買美債就會一樣績效....如果你要買的有一定規模,手續費真的不是優先要考慮的事....
KuaP wrote:如題請教前輩...(恕刪) 首先要先知道直債是在報價驅動市場交易,債ETF是在委託單驅動市場交易。免得當了冤大頭而不自知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3/05/order-driven-vs-quote-driven-mark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