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專快一年,真的有感而發
忍不住想講句實話:
長天期債券ETF,幾乎沒看過真的賺錢的!
大家都知道這類商品主打「穩定配息」沒錯
但實際上長債ETF的價格波動非常大
利率只要反向一升,債價就直接軟腳
帳上看到的很可能是
-10%、-15%、-20% 含息都還沒回本
還有一個重點是:買的是「長債ETF」,不是「單一債券」
所以沒有到期價值保證
只要利率環境不如預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價格一路跌
就算配息有進來,但債價跌更快,等於利息拿了、本金沒了
更慘的是
如果是美元計價的,還得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
匯差往往一不小心就吞掉好幾成收益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配息還沒感受到,帳面虧就先來了
但也不是債券ETF不能碰!
而是長天期+高敏感度的產品要特別小心
除非你真的懂得抓利率轉折、且可以長期抗震,否則這類ETF反而是資產黑洞
最後呼籲一下要買長天期債券ETF
不如考慮以短中期為主的A級公司債
殖利率也不差,波動相對低,匯率風險也比較好控!
看看他們會不會聽你的意見,Fair Value是帳面上的數字,實質是穩定的現金流入。
每項金融投資工具都有其功能與特性,如果把長期公債當成股票操作,腦袋想的是資本利得,就把流量和存量搞錯了!
壽險公司匹配資產與負債的現金流量,需要的是穩定且倒閉風險很低的金融工具,並非散戶每天每月查看帳面上存量報酬的喜悅,目標不同,心態就會不同,工具本身並無對錯!
也許樓主再當個幾年理專,看過經濟萎縮時股價的崩跌,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
現在經濟週期的位階和股市出奇樂觀的情緒,對資產部位很大的投資者而言,放些長期公債在組合中,其實再合理不過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