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都在淘汰品質低落、缺乏主權認證的碳信用時,台灣卻依然充斥著不合規、無LoA、無對應調整(CA)的自願性碳信用(VCC)。這些碳信用根本無法納入任何國家NDC帳冊、無法抵換排放責任、無法進入CORSIA、無法被SBTi接受,甚至連基本的氣候效益都難以證明,卻仍在國內市場大量流通——這不是創新,而是集體漂綠、自我催眠的怪現象。
根據市場估計,台灣目前流通的所謂「碳權」中,超過九成為不具合規性的VCC。而這些產品不僅無減碳意義,還可能成為漂綠宣稱的工具、ESG聲譽的風險來源,更助長了無國家認可、無稽核透明的「氣候詐騙」。
更令人痛心的是,台灣長年被推崇為「碳交易之父」的學界人士,竟也名列某些極具爭議性項目的開發與背書名單之中。這些專案連Verra都未完成註冊,卻已在國內預售「即將發行碳權」,誤導企業、吸引投資、破壞信任,其背後的制度性失靈不容忽視。更何況還丟臉丟到聯合國UNFCCC COP 去宣傳,丟儘台灣人的臉!
與其繼續沉迷於「買碳即永續」的幻想,台灣唯有走上合規之路(Compliance Path),才是真正邁向氣候誠信與國際認可的正道。即便我們目前尚未加入巴黎協議、尚無對應調整系統,但我們仍可以透過建立自主碳帳管理平台、完善LoA流程、設計雙邊MRA機制來接軌國際。
這條路不容易,但TCX(台灣碳權交易所)與政府若能摒棄短期交易利益,轉向制度建設與誠信治理,台灣仍有機會在下一波全球碳市場改革中重新站穩腳步。
正名、正義、正規,才是台灣碳市場的生路。
否則,今日漂綠的熱潮,就是明日信任破產的墳場。
台灣在各項指標以全球200個國家來講,至少贏100個,有很爛嗎?名列前茅的也是很多,至於現在政府我覺得是有始以來最好的,尤其在反共這一項。
另外也有專家說碳權其實是世紀詐騙,文章也不少,我就不多提了,
假設我吃素,我就說全世界吃葷的人要繳納動物稅,因為你造成了污染,只要提出的人經濟夠強勢,你不交動物稅都不行,然後全世界就有了動物稅交易,甚至動物稅交易所都出現了。
因為——
只要台灣的航空公司要飛國際航線,就必須遵守 CORSIA 的規定!
這不是我們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國際飛航合約與航權交換的基本條件。
更重要的是:
CORSIA 明確要求使用「合規碳信用」,並定義:
來源需經 ICAO 認可;
須符合巴黎協議原則(含必要時的 CA);
不接受無主權授權、無 MRV、無透明審核的碳信用。
所以——
* 台灣如果還在使用不合規的垃圾碳信用,只會讓自家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無法立足。
* 除非你打算讓國籍航空不再飛出國境,否則你就沒有選擇餘地——必須參加,也必須合規!
這不只是環保議題,這是攸關國際交通、經濟主權與企業存亡的硬選擇。
SecretId wrote:
台灣在中共威脅下在全...(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