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積蓄退休金都放在裡面。」
「你還有良心嗎?你是做殯葬業起家的,不知因果循環嗎?要怎麼對會員交代。」
「你不要一句話公司倒就倒了,拍拍屁股就走了嗎?我們數千萬怎麼辦。」
「我只想為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未來,卻不曾想這樣的投資會讓我們失去一切」
初入投資市場時,我對市場充滿信心。我學習各種投資知識,研究市場走勢,甚至請教了一些「專家」或「成功人士」。他們的故事讓我相信,只要掌握方法,財富就會滾滾而來。那時的我,意氣風發,堅信自己的判斷,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誰不希望在短短幾年裡實現財富自由?經歷過幾次小小的成功後,我變得自信甚至有些盲目。我覺得,自己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在投資的海洋中乘風破浪。然而,正是這種過度的自信,讓我犯了最嚴重的錯誤。現實並沒有按照我預想的劇本發展。我未曾充分考慮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也忽略了其中的巨大風險。第一次,我把一部分積蓄投入了我認為前景良好的公司。在一開始的幾個月,確實看到了小幅的成長,彷彿確認了我一開始的判斷是正確的。這讓我更堅定地投入更多的資金,甚至開始不惜借款加大投資,心裡想著「越多越好」。希望放大收益。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風險的深淵。
在絕望中,我開始分析自己的投資經驗。這時,我才發現,我可能掉進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所謂的“內幕消息”“穩賺不賠”全都是陷阱,而那些信誓旦旦承諾高收益的“導師”,不過是收割投資者的騙子。我曾經信任的“平台”,最終也無法提現,客服銷聲匿跡,一切都像是一場噩夢。
在得知自己受騙後,我決定尋求法律途徑,希望能追回自己的損失。透過網絡,我聯繫到了一位聲稱專門處理金融詐騙案件的「律師」,對方信誓旦旦地承諾能夠幫助我,並要求先支付一筆「訴訟費」和「律師費」。
我帶著最後的希望,把這筆錢匯了過去,結果對方拿了錢後人間蒸發。這才發現,這些「律師」根本就是詐騙集團的一部分,專門趁火打劫,利用受害者的焦慮和絕望,再次榨取最後一點資源。
這場災難和病情讓我損失慘重,不只是金錢上的損失,還有精神上的折磨。但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我選擇站出來,把這個過程分享出來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考慮的行動方向,以團結力量,向政府施壓:
1. 組織與串聯:
成立自救會:
如果您還未加入相關的自救組織,積極參與並與其他受害者保持聯繫。
透過自救會,可以彙整受害者資料、分享資訊、共同擬定行動策略。
社群媒體與網路平台:
利用Facebook、Line等社群媒體,建立受害者群組,擴大影響力。
在網路論壇、討論區發聲,讓更多人了解案件始末。
2. 強化訴求與行動:
公開陳情與請願:
向相關政府部門(例如:法務部、金管會、警政署)遞交陳情書,表達受害者的訴求。
發起網路連署,匯集民意,增加政府重視程度。
媒體曝光:
主動聯繫媒體,提供案件資訊,爭取新聞報導,擴大社會關注。
透過媒體的監督力量,促使政府積極回應。
法律行動:
諮詢律師,了解相關法律程序,考慮集體訴訟,爭取應有的賠償。
持續的關注法院的審理進度。
參與公共討論:
在公開場合,如記者會,法院開庭時,表達受害人的訴求。
3. 持續施壓與監督:
定期追蹤案件進度:
密切關注政府的調查進度,並要求公開透明的資訊。
針對調查結果,提出質疑與建議,確保調查公正客觀。
持續發聲:
不要讓案件被時間沖淡,定期舉辦活動、發布聲明,提醒社會大眾。
透過持續的行動,向政府傳達受害者不放棄的決心。
注意事項:
保持理性與合法:
在爭取權益的過程中,務必保持理性,避免過激行為,以免觸犯法律。
所有行動都應在法律框架內進行。
注意資訊安全:
在網路平台上分享資訊時,注意個人隱私保護,避免洩露敏感資訊。
團結就是力量,透過集體行動,一定能讓政府重視這起案件,並加快處理進度,為受害者爭取應有的正義。~by A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