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碳權,國家自主貢獻NDC拿出來賣! 咱台灣還在搞假"印尼假碳權"!!

引言:台灣還有人拿「假印尼碳權」炒作吸金,別當冤大頭!
印尼政府2024年1月20日正式開放國際碳交易,首日成交量超過4萬噸 CO₂e,並計劃最快3月上架以林業與土地利用(LULUCF)為基礎的碳權,吸引全球買家。這些交易完全受印尼政府監管,碳權必須登錄國家氣候變遷控制註冊系統(SRN-PPI)成為NDC,確保真實減排並符合國際標準。
然而,台灣市場卻還在流竄「印尼假碳權」,一些業者不斷炒作「投資印尼碳權」或「認購印尼碳權有高報酬」,實際上卻根本沒有真正合規的碳權資產,甚至可能是非法吸金、詐騙或股價炒作!
⚠️ 小心這些常見手法,別當韭菜!

假開發,真吸金!
打著「印尼REDD+碳權計畫」的名義,宣稱已獲得印尼政府授權,實際上未經印尼環境與林業部(KLHK)核准,甚至無法在SRN-PPI登記。
以高額「認購費」或「前期投入」向投資人吸金,卻無法提供正式政府文件或國際認證。
炒股作秀,撐高估值
透過「收購印尼森林地」或「簽訂合作協議」,製造「擁有巨額碳權資產」的假象,在台灣或海外市場炒作股價,吸引散戶進場接盤。
這類公司往往沒有公開透明的碳權開發計畫,也未取得Verra、Gold Standard等國際機構的正式認證。
假交易,誘騙投資
向企業或投資人銷售「印尼碳權」,實際上這些碳權沒有在印尼官方合規登記,甚至無法使用於碳抵換。
當受害者發現「買到的碳權無法掛牌交易或取得?!」,才驚覺自己被騙。

🔎 真相是什麼?印尼政府早在2021年已加強監管,真正的碳權都要合規!
✅ 印尼政府規範明確
《總統令98/2021》明確規範碳權交易機制,並要求所有碳權計畫須登錄SRN-PPI。
所有REDD+和自然基礎解決方案(NbS)碳權都需進入國家帳冊管理與NDC,才能合法交易。
✅ 國際市場關注,價格透明
國際市場TbS最高價格,已達每噸新台幣288元,反映真實交易價值。
真正受監管的印尼碳權,不可能低價批發或「高回報保證」!
🚨 結論:台灣市場的「印尼碳權」很多都是假,別被騙了!
當印尼政府已經規範碳交易、吸引國際買家,台灣這邊卻還有人拿「假印尼碳權xx」吸金、炒股、賣假碳權(空手套白狼)。千萬別讓自己變成冤大頭,務必查證以下資訊再投資!
✅ 如何辨別真偽?
確認是否登錄SRN-PPI或SIS-REDD+(森林REDD+項目必須註冊的REDD保障資訊的國家系統)
→ 以上沒登錄,就是假碳權!
在印尼碳權沒有綁定NDC ,就百分之百是假碳權!
避免高回報誘惑,務必審核交易對象
→ 能承諾高回報的,99%都是騙局!
詢問印尼當地律師或監管機構或碳交所IDXCabrbon
→ 官方文件是否真實?合作對象是否合法?
🔍 台灣企業、投資人,請睜大眼睛!不要被市面上「假印尼碳權」割韭菜,當冤大頭!

以下二篇近期新聞,就可知道一二!

印尼碳市場啟動國際交易,首日交易量突破4萬噸!預告將上架以自然為本碳權
https://www.reccessary.com/zh-tw/news/id-market/indonesia-carbon-market-global-buyers
印尼碳市場20日正式開放國際買家交易,首日成交量超過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當局對今年交易量超越去年紀錄充滿信心,並計劃最快3月新增以林業與土地利用為本的碳權,期望吸引更多海外買家,為印尼氣候行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印尼開放國際買家參與,最高價每噸288元
由於印尼國內碳交易需求有限,當地碳交所(IDXCarbon)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首批交易提供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旗下水力、天然氣共5座發電廠產生的碳權,共計170萬個,碳權以每1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個單位計算。

IDXCarbon指出,開放當日共有9名國際買家參與交易,雖未公開買家名稱與細節,但有透露交易價格範圍:價格最低的是燃氣發電碳權,每噸約9萬6,000印尼盾(約新台幣192元);最高為水力發電碳權,每噸14萬4,000印尼盾(約新台幣288元)。

上述碳權此前已供國內買家交易,雖然國際市場最高成交價,略低於預期的每噸8美元(約新台幣261元),但遠高於2024年印尼碳市場的平均價格每噸2.9美元(約新台幣94元),反映出海外買家對印尼碳權願意出更高的價格購買。
印尼承諾提前淨零,跨海賣碳權加速減碳
印尼碳交所自2023年9月啟用以來,由於需求疲弱、交易量表現低迷,截至今年1月中僅有104家企業參與,累計交易量約11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遠遜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等周邊國家。

交易量不足的原因包括總量管制機制尚未實施,及碳權認證機制不夠嚴謹。印尼環境部長哈尼夫(Hanif Faisol Nurofiq)在國際交易記者會中強調,政府將強化認證標準,確保環境效益不會有重複計算的問題,為海外買家提供保障。

哈尼夫透露,以林業與土地利用為本的碳權最快將於3月上架,預計將推升交易價格,並希望年底前將交易量提升至50萬至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印尼碳交易量總計為41萬3,764噸。

印尼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雨林資源,曾是亞洲最大自願性碳權供應國之一。但為了避免民間碳計畫快速擴張導致監管困難,政府自2022年起收緊碳權銷售規定。如今印尼政府承諾提前至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預料國際碳交易將加速印尼提交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減碳承諾。

印尼碳權首次進軍國際市場!首批170萬個上架,專家示警碳價下行風險
https://www.reccessary.com/zh-tw/news/id-market/indonesia-to-launch-first-international-carbon-trading
印尼將於1月20日首次向國際買家開放碳權市場,預計釋出170萬個碳權,供各國用於履行國家自定貢獻(NDC)。然而有分析指出,印尼加入國際市場,可能進一步壓低本已疲弱的碳價。

印尼碳權開放國際交易,首批將釋出170萬個
由印尼證券交易所(IDX)營運的碳交易平台13日宣布,當地碳權將對國際買家開放交易,首批碳權來源為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的電廠轉型計畫。這些碳權主要來自兩座透過技術升級降低碳排放的發電廠,包括北雅加達PLTGU Priok Block 4燃氣發電廠,以及爪哇島PLTGU Grati Block 2聯合循環發電廠。根據PLN計畫,這些項目預計將產生170萬個碳權。

IDX開發總監韓德列克(Jeffrey Hendrik)13日表示,印尼碳權首度進軍全球市場引起投資者關注,未來幾週的實際交易結果將作為市場影響力的重要參考依據。

印尼政府於2023年9月啟用碳交易平台,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的交易額達197億盾(約新台幣3,993萬元)。但2025年首週的交易量僅100萬噸,參與買家數約100位,整體熱度不及鄰近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的碳交易市場。
印尼碳權潛力大,交易平台再增3計畫
印尼碳權交易平台在2025年新增3項來自PLN的減排計畫,涵蓋3座再生能源發電廠,總計登記註冊120萬個碳權。截至目前,該平台已累積6項可供交易的碳權計畫。

布萊爾全球變化中心(Tony Blair Institute for Global Change)經理李(Jordan Lee)指出,印尼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碳權來源國,碳權總量預估可達10億個。不過隨著印尼的開放,國際市場有更多碳權選擇,可能為現貨價格帶來下行壓力。

根據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明晟(MSCI,舊稱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1月初的報告,2024年全球碳權現貨價格平均為每噸二氧化碳當量4.8美元(約新台幣153元),較2023年下降20%,相較2022年跌幅達32%。整體而言,企業使用碳權的總值在2024年降至14億美元(約新台幣448億元),較2022年的高點減少3億美元(約新台幣96億元)。

明晟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球12個國際主要登記機構底下,有超過6,200項碳權計畫,一年可發放3.05億個碳權,而自2016年《巴黎協定》簽訂以來,一共發出21億個碳權。

資料來源:Tanahair、Business Times、Fairatmas
2025-01-30 2:31 發佈
之前虛擬貨幣也是有詐騙,現在碳權也是要搞詐騙,台灣人頭腦真的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