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就有先把個股出清只留部分的ETF跟長債,短期內沒有打算買個股了,風浪太大再衝浪衝下去遲早會溺水如果說我把現在這筆轉出來的資金拿去買短債,單論現在的時間點合適嗎,標的目前是訂在00953B高收益債短債,存續期間三年以下。我了解高收益債的風險,但這檔算是比較安全的,有剔除CCC級加上票面都是篩選6%以上的,00945B篩選4%息收都可以8%這檔應該也能突破。掛牌前就有在觀望這檔但沒下手,不知道在座有沒有前輩同樣對非投資等級債有研究的。
J Kai wrote:六月就有先把個股出清...(恕刪) 非投資等級債,以前叫高收益債或是垃圾債。我認為基金或ETF還好,我2012到2018買很多,也固定配息。當然淨值上上下下,就看個人的理財情緒。至於非投資等級直債,單一隻的,我沒買過。但是我買特別股,有不少是非投資等級。的確會碰到雷,一碰就傷筋動骨。碰了好幾次,現在儘量買評等高的。結論:基金 ETF,還好啦。直債(單隻)就需要注意。
以前很有名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現在改名成「聯博-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改了名字,其實一模一樣這個債券基金,尤其是「AT」每月配息聽說台灣人投入的金額,是全球比例最高的被戲稱為「台灣人最愛基金」小弟買了超過18年,有錢就投入一點目前本金損失一百萬新台幣至於本金的損失,當然很可惜,幸好我的投資目的並不是要賺錢留給子孫花用我希望能每個月有錢、現金給我歷年來收到的月配息(新台幣),"包含"上面的本金損失,還能 "累積"兩百萬也就是說我領的月配息,歷年以來,超過三百萬台幣(嘿嘿!符合法規,免稅)每單位的平均成本 3.8美金,美金匯率 32剛剛察看現價是 3.16美金符合我的期盼,每月有現金收入,大約 3萬新台幣上下,比 "台幣定存" 好很多本金也曾大賺過,票面價值也曾飆到 4~4.8美元/單位,但我也沒賣因為我的投資目的並不是要賺錢留給子孫花用我希望能每個月有錢、現金給我目前有更好的標的,也是月配息所以我這幾年沒有繼續購買他、也沒有賣掉
投資級債 天期長,殖利率低,對利息升降敏感度大。非投資債,天期短,殖利率高,利息升降敏感度小。不過,現在情況特別,美國利率倒掛,短天期國債比長天期利率高。所以現在買短天期債是合宜的。非投資級能不能買?我投資的生涯裡,只買過一次投資級債,後來發現沒意義,殖利率太低,賺不到錢。加上以前 台股沒債券ETF, 只能買海外ETF或基金,手續費或稅金 東扣西扣,跟本賺不到錢。反而高收益債利息高,扣一扣收益還勉勉強強。我最後一筆高收債,放了4年多,收益 約約15-16%.但當時台幣從 31.5升到近 28多一點。匯率把獲利吃光光。從此我就不再踫 美元債券。現在的情況,有點類似,美元似有貶值壓力,但只是猜猜。我是不踫我不無法預測的產品。美元走勢我無法控制,所以不買美債。現在買長天期投資債,貌似可以享受降息好處。但個人評估,好處不明顯,因為利率倒掛太利害。利率降了,短債利息降下來,長債不見得會降多少,因為利率倒掛最終要修正。短天期債反而適合,所以高收債買了無妨,不見得比投資級債差。但我通通不買,我怕死匯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