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謝謝
在台股之前是高槓桿的現貨外匯, 玩了8個月破產
...我記得科斯托藍尼的"金錢遊戲"這麼書裡面有些對投機者的測試題, 我的分數還不錯算高, 不過科老透過書給我
的建議是"我還需要多多經過挫折的洗禮", 這一點今年真的很準, 過去10年, 台股8000點以上都是我的獲利了結
區, 賣光了就不玩啦放暑假去...所以沒有碰上半次崩盤或者中期大回檔的修理
今年是到國內某知名大理財論壇, 聽了某大高手所言, 所以9300點之前分批賣光光後, 9100以下又分批進場承
接...還好8700, 8200, 7200分三批停損...
哈哈, 網路上高手有時準(今年初7384往上拉那一波就準), 有時不準....科老叫我"需要多多經過挫折的洗禮"果然
沒錯, 賠了錢, 也學到了心的不動搖, 祝操作順利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在23歲~在次破產約20萬元~玩期貨!!
現在30歲~手上約有1百多張鋼鐵股~這次的崩盤一點感覺都沒有!!!
因為我學會了~買股票要買好股票!!
今年我的股票配1元~股利+股息+退稅~一張約有1500~1600元
算一算~又有20萬進帳了!!!
我年薪只有40幾萬~所以投資真的很重要!!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422949&last=5595366
171458 wrote:
我在20歲~破產一次...(恕刪)
這位大大的理念深得我心,雖然不完全同意大大的投資股票的方法,但是精神卻是完全同意的,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股票是什麼,股票其實是表示你擁有這家公司的比例有多少,所以要關注的是這家公司的營運獲利狀況,可惜大部分的人都去追求今天買在25元,明天賣在25.5或26元然後沾沾自喜
我也是追求穩定至少10%的獲利率,這從公司營運獲利基本面去研究很容易就挑到符合的好股票與好價錢,不過市場總有很多傻子在更低的價格在恐慌的時候拋售,讓我可以買在更便宜的價格,所以這陣子大跌的情況我進場撿了我心目中的好股票(並不是大盤大跌就所有股票都可以檢),長期持有後,由於傻子的低價位拋售讓我每年的獲利可以不只10%,去追求股價的表面獲利,在我投入股票市場兩個月後我就看破,這是投機的行為,也許市場有很多成功的投機者,但是投機成功十次抵不過最後失敗的一次,所以最後存活的投機者寥寥可數...真正最後賺大錢的也幾乎都是投資者
有多少曾經風光的公司(股價&股息),最後走入下市的路!現在你我在集中市場所能看到的,
許多都已經是身經百戰的公司,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證他們能持續風光的走下去!
人性大腦對於股票的選擇,是常認為自己投資眼光獨到,投資的公司不會倒,買進會漲,賣出會跌.
但是實際上的狀況並不是如此.
上面的大大說到鋼鐵股,鋼鐵的景氣,現在已經是在高檔,換句話說,再好,也就不過如此!
但是一旦走下坡的話,股價將是腰斬再腰斬,畢竟高處不勝寒!16元的腰斬是8元,這中間8元
的價差要多少年的配息才能補回來啊!
我身邊的人,定時買中鋼的,是早在12年前開始的,而且人家是付清房貸後才開始的.
我不鼓勵作短線,但是還是奉勸"長期投資"的投資者,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會每天看盤,看財金新聞,
我勸你還是賺取資本利得(股價價差)就好,不然很容易陷入"套牢"後才"長期投資"的情況.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景氣本來就有起有落,精明的商人總是在高價時賣出,在低價時買入,大家
小時候玩三國志時都知道要在便宜的時候買米,在米貴的時候賣出.為何投資股票不能把握這個原則?
好股票也是要在價錢漂亮的時候買才能顯出它的價值呀!
最後,我還是奉勸想在股票市場致富的人,別忘了充實自我能力(學歷,專業),因為這才是長久的本錢.
我也只是個上班族,但是年收入是上面網友提到的五倍左右,當你用走的時候,別人要用跑得才追得上.
那你便只需要更穩健的行走就可以了!
大富由天!我也不敢奢望!但是只要自己的心懂得感恩及知足,簡單的生活也很不錯!
甄士隱 wrote:
認為股票的利潤來自股...(恕刪)
確實..沒有一家公司保證不會倒,保證每年一定賺多少錢以上,如果有的話,那就買進那家公司就可以躺著賺啦!這麼好的事情當然沒有
那長期投資幹麼咧?基本上長期投資就是基於一個理念,股價乃由市場上短期的供需來決定,買的人多就漲,賣的人多就跌,換句話說要準確預測股價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無法預測大部分人的行為,於是要確保賺錢只好回歸到股票的本質也就是公司擁有權的比例,所以才關注於股息股利的部分(也就是公司營運狀況)
但是前面說過沒有一家公司確保每年一定賺多少錢,所以才要去分析財報狀況,一家公司的營運狀況沒有今天大賺,明天突然就大賠這回事情,除非他今天賴以維生的東西明天變垃圾,這種事情基本上在科技股比較有可能(所以巴菲特說他不買科技股),所以買科技股做長期投資的人都會避免買景氣循環波動的產業(譬如dram),因為你無法準確預測景氣循環點,太過於高科技的東西也不太碰,譬如聯發科,不是說聯發科不好,而是想想幾年前聯發科賣錢的產品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變動太快了你無法知道下一個會很快出現的產品還會不會賺錢
鴻海就是屬於科技股裡面的傳統產業,所以他的變動就不是那麼快速,但是鴻海這幾年快速擴張,造成自由現金流量是負的需要特別關注
因此長期投資的投資客對於財報分析與了解的功力決定了他投資的績效,很多經營轉壞的公司從財報上面都可以看出端倪,譬如一家一直穩定獲利的公司發現他的應收帳款突然升高就要注意(譬如歌林),他的業外收益突然增高就要去探究原因,他的營運現金流或自由現金流轉負的就要關注(譬如之前的明基),盈餘獲利的來源品質是否良好也需要特別分係(譬如宏碁這幾年都是買老本維持獲利就必須要避開),這些都是長期投資者藉由分析財報當手頭持股公司營運轉壞之前出現徵兆就會提前避開
個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就拿武俠小說裡的人物來比喻好了,賺價差的投機者就像是邪派,以武功招式偏門為主,長期投資者像正派高手,以正宗內功為主,一開始邪派一定會快速進展,但是最後的勝利主卻會是正派高手,不是說邪派就不會有高手,但是通常邪派絕頂高手都會是絕頂聰明之人,但是正派高手卻可以不需是絕頂聰明之人
所以長期投資者必須要有耐心忍受短期間內的帳面虧損,大部分的人因為缺乏耐心只想要速成,所以長期投資者才始終屬於少數者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