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美國赤字大法好 天下無敵

1。美國赤字到底是不是問題?

2。美國印鈔到底是不是全球經濟的原動力?

3。「債」真的才是財富的原形嗎?還是政府應該跟人一樣,負債愈低經濟愈好?

(再加一問)

4。Covid 這幾年,大灑幣是救了全世界,還是害了全世界?也就是說,我們是要通縮好呢? 還是通膨好?美國政府有沒有可能,有能力做到,在全世界範圍內達成,既不通縮也不太通膨的完美境界?未來上千年內,有沒有某個貨幣儲備國可以常態性的達成?

(我居然忘了,沒問到重點)
5。回歸金本位是不是解決之道?下一個貨幣霸權國家出現之前,是否有金本位經濟的一席之地?甚至由金本位從此取代現代貨幣成為未來幾百年的主流?(這裡的金本位經濟可以是任何與實體金價掛鉤的匯率交換制度)

據聖路易斯聯邦銀行博士副行長,David Andolfatto 說的,
有關於美國國債的思考:Debt as Currency
大家覺得是唬爛的還是真的?


Does the National Debt Matter?
債務作為貨幣

如果國債是在國內持有的,那麼它就構成了國內私部門的財富。它在多大程度上構成淨財富是有爭議的,但毫無疑問,至少有一部分是這樣看待的。這意味著增加國債會讓個人感覺更富有。

當經濟蕭條時期透過赤字融資的減稅(或轉移支付)產生這種「財富效應」時,它可以幫助刺激私人支出,使每個人都過得更好。然而,當經濟處於或接近充分就業時,此類政策反而更有可能提高物價水平,從而導致財富的重新分配。

總之,這些考慮因素表明我們可能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國家債務。特別是,將國債視為一種流通貨幣形式而不是債務形式似乎更為準確。

投資人對構成國債的證券的評價就像個人對貨幣的評價一樣-作為交換媒介和財富的安全儲存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償還已經流通的貨幣的想法毫無意義。當然,不擔心償還國債並不意味著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如果國債是一種貨幣形式,那問題出在哪裡呢?


原文:

Debt as Currency

To the extent that the national debt is held domestically, it constitutes domestic private sector wealth.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onstitutes net wealth can be debated, but there’s not much doubt that at least some of it is viewed in this manner.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is that increasing the national debt makes individuals feel wealthier.

When this “wealth effect” is generated by a deficit-financed tax cut (or transfers) in a depression, it can help stimulate private spending, making everyone better off. When the economy is at or near full employment, however, such a policy is instead more likely to increase the price level, which can lead to a redistribution of wealth.

Together, these considerations suggest that we might want to look at the national debt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particular, it seems more accurate to view the national debt less as form of debt and more as a form of money in circulation.

Investors value the securities making up the national debt in the same way individuals value money—as a medium of exchange and a safe store of wealth. The idea of having to pay back money already in circulation makes little sense, in this context. Of course, not having to worry about paying back the national debt does not mean there is nothing to be concerned about. But if the national debt is a form of money, wherein lies the concern?
2024-05-11 4:39 發佈
老美不舉債,2021/2022 不發錢給企業和一般普羅大眾,
會有各種塞港和台股的航海王傳奇嗎?

還是會全部人領救濟金,房屋法拍,企業倒閉?
那可是絕對超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級的,
甚至小型的1929大蕭條等級都有可能。

2008年台股什麼狀況?3955點!
那個才倒一家Lehman Brothers 而已吔。

當然也不用講什麼在家上班的晶片需求了。
台積電產能早就過剩了。最近三年應該會全面虧損。
大概台股現在兩千點吧?
兩千點和兩萬點,哪一個比較痛苦 ?

台灣身為美元產業鏈的一部份,
不要整天跟小粉紅一樣,對世界經濟的運作一樣,一無所知。

美元賺得飽飽的,然後美債買了一堆,
然後上網叫美國不要舉債,這種人是不是搞不清楚狀況?
股海蜉蝣

不吃不喝20年 個人造孽個人當 美國不該自擦屁股嗎 但是擦到痔瘡發作 皮開肉綻 血流如注 然後在找各國幫他輸血 換發幾張美國聯準會蓋章的捐血劵給你 你就如獲至寶 歌功頌德

2024-05-12 22:35
股海蜉蝣

國債多人民富有 這個邏輯大大有問題 換回台灣來說 健保 勞保負債越多 人民越富有 那就勞保再多發一點是吧 經濟搞不好就舉債 那是無能的政府的象徵

2024-05-12 23:24
據某金融小白說的,金本位才是救世界經濟之道:

股海蜉蝣 wrote:
知名經濟學家:美國市場必須迴歸「金本位制」參考
或許有些啟發 可行性未知 但要動搖美元霸權的既得利益 就是頭號難題
https://hk.investing.com/news/commodities-news/article-494382

金本位制是以黃金為本位貨幣 決定各國貨幣的兌換比率的固定匯率制度
而此金本位失敗第一步 就是採用固定匯率制度 因本身機制的不健全
未加入浮動匯率的機制
二戰結束後 多國都對美國有大量欠債 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龍頭的一時之選 時勢造英雄
使得黃金美元掛勾 "黃金美元本位制"趁勢而起 取代金本位
而"黃金美元本位制" 又在美元與黃金對換的比值固定無法脫鉤情況下
當美元不再有足夠的黃金支撐 發行動能無以為繼 美國基於本位主義
自然以犧牲黃金地位來扶植美元為第一考量 卻不會想讓美元對黃金貶值來維持黃金的一貫的定位
美元利用危機為轉機 也可以說趁人之危 乘勢而起取代黃金地位 黃金地位從此終結
如果金本位之初可以仿效後來美元 即是在跨國非美元貨幣的交易上 以目前美元為定錨 以相對美元的匯率來做結算的機制
若金本位跨出了以金價為定錨 讓各國貨幣交易以相對黃金的浮動匯率的為定錨結算 的這一步
或許金本位制度不會被淘汰




其中「知名經濟學家」a.k.a : 盧埃林·羅克維爾(Llewellyn H. Rockwell, Jr.)
a.k.a :
Llewellyn Harrison Rockwell Jr. (born July 1, 1944) is an American author, editor, and political consultant. A libertarian and a self-professed anarcho-capitalist,[1] he founded and is the chairman of the Mises Institute, a non-profit promoting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archo-capitalist:無政府資本主義者
教育程度:塔夫斯大學 (tuffs)/英語學士學位

嗯,我到底是應該相信加拿大經濟博士在聯邦銀行上面的論文呢?
還是英文文學士,無政府資本主義者的說法呢?
還是一個相信金本位可以救世界的股海蜉蝣呢?
好難選喔。。。。。
iunknown

有可能啊 川普就是想把它變成圖章

2024-05-11 12:14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1。美國赤字到底是不...(恕刪)


根據現代貨幣理論所稱:
1.只要GDP跟得上,增加貨幣發行沒有問題。
2.是
3.政府的負債是人民的資產。猶如資產負債表般。政府負債越多代表人民資產越多。

以上論述為通膨的恐懼讀後感,我也不知道真假就是了。
不過我也疑惑這種等級的經濟學能講的讓像我一樣的一般大眾了解嗎?
zicc

這裡的人民是指全世界的人民, 而不是單指美國人民。 政府負債越多代表人民資產越多。 這資產可不是實體資產, 只是泡沫一破就歸零數字遊戲罷了。

2024-05-11 18:16
sgxm3

資產負債表不是數字遊戲,生產力也不是泡沫。

2024-05-13 6:42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1。美國赤字到底是不是問題?

2。美國印鈔到底是不是全球經濟的原動力?

3。債真的才是財富的原形嗎?還是政府應該跟人一樣,負債愈低經濟愈好?


1.不是
2.是
3.就政府而言是的。

大哉問
從財政赤字來看,美國的國際經常帳就是赤字的最大源頭
但是,這是美國做為世界經濟領導國家的原罪
軍費、援助、貿易逆差、以美元做為國際金融結算貨幣....等等
都是赤字的最重要因子
第二、第三的問題,要說明起來篇幅不小
又要解釋一些總經與貨幣政策內容
懶得寫了,留待其它高手化繁為簡
Debt as Currency

用這三個字當關鍵字,放狗搜一下,看到這本書。
裡面有這麼一篇:



作者 Neil T. Skagg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 57, No. 4 (Oct., 1998), pp. 453-467 (15 pages)
Published By: Wiley

英翻中:
亨利·鄧寧·麥克勞德甚至比大多數 19 世紀的經濟學家,更認識到「信任」對於正常運作的貨幣體系的重要性。麥克勞德發展了一種貨幣信用理論,他認為貨幣起源於對社會的債務債權。貨幣的價值取決於經濟主體接受它的意願,無論貨幣是由什麼材料製成的。

麥克勞德將理論應用於評估其他貨幣不以債務為基礎的體系
表明追求其他貨幣創造理論的邏輯結論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後果


我們吸收別人的知識前,最好是看一下人家的資歷,
不是看到什麼「知名經濟學家」就隨便相信的。

Neil T. Skaggs,生前在芝加哥大學當教授:
學校還辦了個講座,看來權威性應該沒問題吧?

Q&A: Answers from an economist
Author By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Staff
小時候被譽為神童的前美聯儲主席Bernanke,博士論文就是專研經濟循環。他也是認為只有灑錢才能救市,否則會陷入越不花錢大家會越窮的惡性循環泥沼中。其實看待一個貨幣政策對不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了解一下大部分人是不是過得更富足?
sgxm3

是否過得更富足也不是什麼簡單問題。現代一輩是否過得比父母那代更富足?肯定是的,但不這麼想的人可不少。

2024-05-11 9:01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1。美國赤字到底是不是問題?

2。美國印鈔到底是不是全球經濟的原動力?

3。「債」真的才是財富的原形嗎?還是政府應該跟人一樣,負債愈低經濟愈好?

據聖路易斯聯邦銀行博士副行長,David Andolfatto 說的,
有關於美國國債的思考:Debt as Currency
大家覺得是唬爛的還是真的?



1。美國赤字到底是不是問題?

短期不是問題,在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大灑幣,當然比蕭條好很多。但是長期在承平時代還像拜登現在這樣大撒錢,減免學貸之類的大手筆,就會帶來錢太多,資產泡沫造成的通貨膨脹,惡果還是中下階層的人要承受比較大的部分。

2。美國印鈔到底是不是全球經濟的原動力?

短期來說是,有點像強心針。過去幾十年,全球化自由交換帶來的效率提升,還有創新(比如摩爾定律),尤其是科技帶來的創新,才是全球經濟的原動力而不是印鈔。


90年代是美股史上表現最好的十年﹐平均每年增長17.6%,這時候美國政府赤字佔GDP是下降的。(至少沒有明顯上升,就是沒有印鈔)

3。「債」真的才是財富的原形嗎?還是政府應該跟人一樣,負債愈低經濟愈好?

這真是個大哉問,負債過低就是減少金錢流動,如果沒有分期付款之類的金融創新,財富流動速度變慢,當然對經濟比較不好。
但政府花錢一定沒有效率,我還是比較喜歡共和黨的小政府,減稅減少政府開支。錢讓民間去花比較有效率。
wugoson

[拇指向上]

2024-05-11 10:25
人和山豐

[拇指向上]

2024-05-11 12:20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老美不舉債,2021/2022 不發錢給企業和一般普羅大眾,
會有各種塞港和台股的航海王傳奇嗎?

還是會全部人領救濟金,房屋法拍,企業倒閉?
那可是絕對超過2008年的金融海嘯等級的,
甚至小型的1929大蕭條等級都有可能。

2008年台股什麼狀況?3955點!
那個才倒一家Lehman Brothers 而已吔。

當然也不用講什麼在家上班的晶片需求了。
台積電產能早就過剩了。最近三年應該會全面虧損。
大概台股現在兩千點吧?
兩千點和兩萬點,哪一個比較痛苦 ?

台灣身為美元產業鏈的一部份,
不要整天跟小粉紅一樣,對世界經濟的運作一樣,一無所知。

美元賺得飽飽的,然後美債買了一堆,
然後上網叫美國不要舉債,這種人是不是搞不清楚狀況?


當時想說應該要省吃儉用好幾年了。
沒想到老美開直升機撒錢,解救了經濟!!
只能說感恩!!

拍照大這樣提醒,下周買點美債回饋一下好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