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 勝過 股市大盤 買個指數不如買房

先從最近25年房市平均年化報酬來看是4.5%
台股大盤指數含股息年化報酬大約10%

別以為股市就輾壓了,因為4.5%還沒計算房租,抓個保守一點2%房租好了
大約6.5%,但房子一般沒有人全額付款的,都是貸款,畢竟房貸太便宜又很容易貸了
抓個3.3成自備款好了,等於上了3倍槓桿
扣掉利息抓個2%好了,近25年來年化報酬為6.5%*3-2%*2=15.5%

而全世界最強的股神年化報酬率也才20%,買房跟股神只有4.5%差距

另買房好處波動率低,不用整天傷腦經,買了就可以當做忘記
只是要確定能持續繳出房貸是比較大的重點
2024-02-20 16: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股市大盤 指數
vqs13458 wrote:
先從最近25年房市平...(恕刪)


不要落入「報酬率」迷思

要用投資金額來衡量,
房子最少1000萬起跳,

1000萬的4.5%是45萬,
如果投資股票本金100萬,
那報酬率要45%,
更別說每月1-2萬定期定額,
跟本跟不上房價漲幅…..

是「本金大小的問題」
而不是「報酬率的問題」
vqs13458
vqs13458 樓主

本金是一樣的才能比報酬率 你在自己看看我在講啥 感覺你答非所問

2024-02-20 17:01
投資買房的話,3倍槓桿要很有勇氣餒。
我還是要說,房子會折舊,更會被孩子嫌棄房子老舊,當包租公也不是完全妥當好賺,最大的問題是,房價已經太高了,還有再漲的動能嗎?好消息是,最近一年美債與公司債價格很漂亮,又有稅賦上的優惠,所以投資人又多了一個選擇,從成交量就看得出來,已經有很多人進場了。

還好是比較最近25年,要是比較更早的25年,那就不同的結果了,連定存的報酬率都會跑在前面。

  • 加權指數可以趨近於實際報酬(0050推估);房地產指數...你是說哪一個指數?這並不等同於報酬率…
  • 國泰指數是預售屋價格沒計算折舊;信義和清安指數可能由於屋齡20年內交易占大多數,可能可透過大量新成屋來推高指數。但不代表20、30年後房屋的殘值。而如果想短線買賣需課更多的稅。
  • 另外建物...你打開實價登陸,40年以上房產轉移(除台北),鮮少有人交易,大多親友繼承等或加蓋,幾乎有價無市。參考樂居網:大樓

屋齡20年以上台北約目前成交價的8折(約5年房6折);高雄約6折(約5年房5.6折)(30-40年大多是繼承和建物變更,鮮少交易但有價格)所以以指數來說至少打8折。

如果都自住,接著給子女繼承免去租屋費用,算是好投資(或有店面);但如果純粹買賣,可能需要點運氣或期望都更、收購。但也可能我孤陋寡聞,有人在10-20年就轉手大賺錢,房價增值趕過折舊率(要稍微算一下),或透過出租等手段...不過看起來非台北地區的買家30年以上房子沒市價的一半,不會買;就算有也不會考慮。
台中市水湳經貿園區房價已漲到每坪80萬,捷運總站漲到每坪60萬以上。這已經高過了新北的房價。接下來有可能直追台北市的房價。央行再不大幅度升息,例如把利率提高到5%以上,台灣房價只會繼續漲。
sam189

從歷史看,中南部房市都是走末波段,然後就…爆了。不必寄望楊金龍,乖乖牌不敢玩的。

2024-02-21 9:39
我算過以我的現金流,可以輕鬆養 10 間房

不過不希望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之上,房價已經夠高了

房地產投資與我無緣
vqs13458 wrote:
先從最近25年房市平...(恕刪)


房子如果不租出去, 就不會創造現金流... 除非你每年都買賣而且確定都賺...

就我看到, 很多人嫌麻煩空屋是不租出去的, 只是放著等增值...

但, 房子看似增值, 沒有落袋都是假的... 請看5億高中生...

股票起碼每年會有現金流可運用, 而且變現容易...
賞他一根蘿蔔

房子拿來資產配置可以,拿來投資就相對麻煩了,本金太大,風險集中

2024-02-21 14:5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