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買500檔,可行嗎?
經過網友分享缺點,以及自身選股過程中發現,發現要挑選500檔股票,實在有難度,也不想買一些阿哩阿雜的股票,故修正原計劃。
計劃內容:每檔股票投資1萬台幣,投資後純領股息不賣出,檔數上限不設限,喜歡就買,1年後檢討績效,與大盤相比,若績效不佳,這些股票就丟著不理它了,若績效良好,所有持股每年再增加1萬台幣。
計劃緣由:本人投資股票或基金或ETF,經常性的獲利了結或停損,持股最長時間未超過2年,過於方便的交易模式,使得本人一直無法長期持股。
計劃發想:大部分的人選擇將錢存在2-3個撲滿裡,一直存那2-3個撲滿。

但是我是會殺撲滿的人,所以我的撲滿永遠存不滿……
但是如果我有數百個撲滿到處存一點呢?那就根本沒有時間去找撲滿、殺撲滿,光殺撲滿就暈倒了,對我來說只要把錢存到股票裡面不要被我花掉,或是獲利了結,投報率反而是其次,這就是我的目的。

計劃實作:
2023/12/6
選股4個小時,選了90檔個股,
把個股放入清單頁中,
一旦買完後就從清單頁中移除,
1.可避免重複購買
2.買完之後就不再看它波動了

網友提到的,股票通知書可能會很多,已完成申請電子通知書。

2023/12/7
開始實際行動,
開始掛單購入清單中股票,
遭遇問題有以下
1.零股價格普遍都比現股高,所以先找零股價格比現股價格低的股票買進
2.有很多績優的公司現股一天交易都不到10張,更別說是零股了,買進跟賣出間價差很大,流動性差,所以又砍掉6檔流動性很差的選股。
3.零股一張單往往沒辦法完全成交,買不滿1萬台幣,又要再下一張單補足剩餘股數。
綜合上述問題,
光要買入這些股票,就有相當的難度,導致第一天僅買齊15檔個股,另有2檔買不滿1萬。

2023/12/8
繼續買入零股價格低於現股的、下跌的股票以降低持股成本。
本日又成交12檔個股,2檔個股買滿1萬,共計持股29檔。
2023/12/9
今日因交易時間比較多,
所以買了22檔,
共計持股達51檔。
2023/12/12
今日開高走低持續買了21檔,
共計持股達72檔,
2023/12/13
今日開啟瘋狂亂買模式,
一口氣把剩下的28檔通通買齊,
好了,就這100檔股票開始跑1年吧,
與大盤指數比較
因買入分為5天完成,採各天收盤指數平均計算。
平均買入加權指數為17413
15/100*17278+14/100*17383+22/100*17418+21/100*17450+28/100*17468=17413
還原權值後平均買入加權指數
37610
之後每個月底交易日po文比較差異。
備註事項
1.明年起大盤指數採還原權值指數比較。
2.持股亦加計現金股利收益。
3.期初買入手續費0.3%,也加入淨值。
與大盤差異比較
目前獲利1.60%+台積電股息
大盤漲幅1.49%
還稍微領先大盤…..


2024/3/15更新
存股啟動剛好滿三個月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季下來的績效。
因為我有持續不斷針對強勢股加碼,
所以投入資金已非原本100萬,
投入資金已來到176萬,
獲利15.4萬。
因為資金持續投入,
也很難計算報酬率跟大盤比較,
感覺上是跟大盤差不多,
輸單押台積電、單押0050、單押00919。
啟動日

2024/3/15

本計劃適逢台股2萬行情,
有了好的開始,
我將本於計劃初衷,
持續投入資金規模至500萬,
將定存水位轉移至台股。
感謝很多網友提供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