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西勝電動車到底能不能上車?還是被當韭菜繼續割?

3625西勝最近是又在漲什麼?這兩年來一直對外放話說要轉型,從鋰電池做到電動車,花2.5億收購一家品睿綠能,砸了幾百萬做宣傳,說會搭載3D浮空技術,一下子衝武嶺拍片,一下子又說要進軍歐洲,股價漲了一大波,結果一台都沒賣出去就宣布倒閉解散,還有人出來爆料說這家公司的車根本沒辦法量產,那前面一堆宣傳是做給誰看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6695399

然後今年一月有人在越南看到一模模一樣樣的車子出現在發表會上,哇靠真的很懂玩耶,公司品牌都解散了還能洗完歐洲洗越南

更猛的是西勝總經理跑出來自爆說採購有3億財務黑洞,寫了一大篇聲明強調這弊案跟自己無關,然後西勝董事會居然完全沒有對任何一方進行追究,財報上用一筆虧損帶過,2.5億的投資款就這樣神奇的消失了耶!所以錢錢是跑到哪邊去了呢?有上車的股東都沒有想要在今年的股東會上抗議嗎?

西勝電動車到底能不能上車?還是被當韭菜繼續割?

還沒完喔,品睿綠能那時候弄的電動車品牌叫做OTTOBIKE,西勝12月6日發重訊宣布品睿倒閉解散,OTTOBIKE創辦人許理彥12月13日就跟原本合作那家3D浮空投影言舞科技老闆許書誠一起上新聞,表示雙方「又」要合作開發一樣的項目。

https://autos.udn.com/autos/story/7825/6487159

https://tw.news.yahoo.com/news/holovison%E7%99%BC%E8%A1%A8%E9%A6%96%E6%AC%BE%E8%BB%8A%E8%BC%89%E6%B5%AE%E7%A9%BA%E5%84%80%E7%94%A2%E5%93%81%E4%BA%AE%E7%9B%B8-161655242.html

所以原本西勝花2.5億投資品睿綠能,說OTTOBIKE要在2022年7月就表明要跟「金鑽馳」老闆「許書誠」一起合作用3D浮空投影開發車款,結果品睿12月6日解散、西勝投資人慘賠2.5億,然後才過了一個禮拜,品睿創辦人許理彥轉頭就繼續跟許書誠合作開發3D浮空投影車款,只是把公司名稱從「金鑽馳科技」改成「言舞科技」。

這哪招?把原公司的合作商拉走都沒背信還是違反合約喔?

然後西勝繼續視而不見耶!完全沒看到他們家法務有採取任何動作耶!3億的採購黑洞,2.5億的投資,這出現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應該都是嚴重到爆炸的公司治理問題吧?西勝董事會居然可以不痛不癢,好像財報上面認列虧損就沒事,這些錢到底是掉進水溝還是掉進某些人的…….(我沒有夢到什麼,但我要先發個不自殺聲明)

這麼多破事鳥事,公司完全沒有出面澄清或訴訟究責,今年五月直接就發佈利多說要轉作儲能,還繼續開發電動車新品,財訊快報還列為潛力股,這幾天又莫名其妙大漲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6%BD%9B%E5%8A%9B%E8%82%A1-%E8%A5%BF%E5%8B%9D-053203194.html

看看這精美的股價走勢,到底是會一飛衝天,還是割韭菜前奏,有沒有高人可以指點一下?

西勝電動車到底能不能上車?還是被當韭菜繼續割?

我想不通的是,西勝你要割韭菜,好歹有誠意一點,之前還知道要弄個原型車來展示,把場景拉到歐洲越南做跨國拍攝,現在你直接不演了,找財訊快報配合寫個兩句說有電動車新事業、有新客戶在試產,還真的就急拉了幾根,拉得我都想上車了,有人要一起的嗎?

真的很好奇,台灣上市櫃公司這樣搞,都不怕被查喔?還是後台硬到沒有人會去查?
2023-09-15 15:43 發佈
pau1 wrote:
3625西勝最近是又...(恕刪)


老弟

小弟給你一個開示

西勝賺不賺真不真都不是重點,而是有太多股票可選可玩
不用找西勝

再來
就算你想玩西勝,你分析那麼多,也說了那麼多恐怖的話和嚇死人的基本面,搭配你認為要大漲的線圖

你是敢買幾張?你敢買100張?
買了也抱不久,又擔憂一堆了,這種股票糾結什麼??

當然要上車阿,不然我怎麼倒給你,他怎麼倒給你
就算他漲到了你現在價格個兩倍,那只是事後論,你一樣早早走了

-----
查什麼?
好公司有主力,壞公司有主力,主力用錢和玩弄人性去拉股價查什麼?
你會說這種話,表示還太遠太遠

全世界股票都這樣搞,不是台灣上市櫃而已,美股可是沒有10%限制的,你要不要試試
pau1 wrote:
3625西勝最近是又...(恕刪)


你有說到我心裡話
他最近找我面試內
我還真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甚麼
我比較看未來發展性
賺錢當然分紅就多
推 超級反串
這種豪小的產品本來就不可能量產
成本隨便算一算都幾十萬
還不考慮良率、維修一堆問題
Gogoro搞了十年結果最大市場是熊貓拉拉吳柏毅
你要相信一家原本做鋰電池的公司有本事一年就能轉型做電動車做儲能?
被割也是剛好而已啦
割韭菜的人通通給我下地獄
財訊快報背後老闆就老謝啊,政商關係這麼好,他要拉的股票誰會去查?
人家億來億去的財務黑洞只是表面的數字 我百元的財務漏洞就身敗名裂了 哈
拿法定盈餘公積與資本公積來彌補投資虧損,
真的把投資人當盤子
這波割完下一波應該會推出全世界第一台AI儲能電動車
再看你要不要上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