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支應長輩安養費用的金流正循環方式求教

本人居住在北部
父親本來居住在中部,去年中風後需長期臥床
我把他移至北部安養機構方便探望,目前每月固定開銷約4.5萬

父親已將資產轉移給我,目前包含
1.150萬現金
2.一間70坪16年透天,出售約1,100萬,出租金收入約2.2萬
3.2.4分農地價值約750萬,全年租金收入12,500

本人收入約5萬,對理財產品不是很熟悉
但中風病患長期療養費用可觀,甚至退一步來說,
這樣情況需要維持幾年不知道,因此費用也難預估
因此希望能透過有效活化現在這些資產,
來創造穩定現金流正循環,以支應父親未來長期的需求支出

可否請各位大大給點意見,感恩
2023-06-28 18:06 發佈
建議不動產
全部照舊

150除於24個月
兩年分批進場市場
不可單筆
免得明年不小心熊市

標的物可以尋求板上各位大大的建議
現金分批進場
會比較安心

我的標的物
是從基金持股尋找的
Fb 商人學校 抱歉沒空理會不是真實姓名的鼠輩
都出租了
沒什麼好活化的

當然想要更高的收入,就要冒更高的風險

全部換成現金買0050
每年領3%,一年60萬,可以負擔照護費用
但是可能因為股市的波動而做出錯誤決定
也會錯過房子土地的增值

已有的租金每年有近40萬收入
自己貼點錢
等日後房產升值即可
好想放假
HeartStar

透天每年租金 : 2.2*12=26.4萬 + 農地每年 1.25萬 唷~

2023-06-28 21:52
我愛Keroro

謝謝更正,但是原po照護費用一年54萬,扣掉收入差距約26.35萬,原PO每月收入五萬,一樣可以自行負擔,150萬當作緊急預備金來使用,還是可以保存房產

2023-06-29 14:30
要留現金做緊急支出 不要全拿去投資
arcai wrote:
本人居住在北部父親本...(恕刪)

資金若許可的話,可以挪一部分去買美債 (投資級公司債)

2022年金融三業加碼債券逾2.7兆 壽險業年底按兵不動 2023年2月7日
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12月底三大金融業(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持債部位28兆4,587億元,幾乎與上月持平,2022年全年金融三業買債逾2.7兆元,其中保險業持債部位達20兆4,740億元最大,銀行業則年增17.5%買債最積極。
據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底壽險業總持債水位降到20兆3,930億元,月減1,404億元,產險業持債810億元與上月持平,合計12月保險業減少1,405億元、月減0.68%。
壽險業者說,12月台幣升值0.63%、會讓持海外債為大宗的保險業,美元換成台幣計價後市值縮水,保險業12月市值月減幅0.68%與升幅相當,顯示12月保險業未大幅進出債市,加減碼部位不大。
國內美元優惠定存只能維持1年高利,美國聯準會降息後,銀行美元定存就存不到高利了。

可以事先在國內證劵複委託買一些美債,或是海外劵商開戶買美債。
只要公司沒倒狀況下,每年固定可領4% 或5%利息。
國內保險公司,產險公司,銀行買美債的金額部位是以兆為單位。

站在現實的角度,即便個人散戶不買,保險公司 產險公司 銀行 都還是會買。

美債是合法投資管道。 比起國內借貸平台 金融詐騙安全多了。
投資標的 可參考國內投信公司的持股明細標的。參考投信都買哪幾家公司的公司債。
例如蘋果公司,微軟公司 亞馬遜發行的公司債 都相對較穩。
不熟理財,就不要理了。
救命錢也不適合拿來理財。
房屋,土地出租就已經有現金流了。
每月短缺1萬初,1年短缺最多15萬。150萬現金就夠撐10年了。
建議存一年期定存 10張,每張15萬,這樣一開始每月多出 2000利息。
錢不夠,就解定存1張,這樣定存單可以用 10 年以上。

ps:
不好意思,算錯了
土地全年才1 萬多,誤看成每月1萬多,所以上面算錯了。
最不得已的辦法是土地如果有買主,價值不錯,就賣了。
HeartStar

定期存款增加現金流這招挺不錯的,應該可以分配一年/兩年/三年期的利率應該不同,每月利息也不同?應該可以農地換年年配4~5%息多檔股票(族群分散),缺現金就賣股票(族群分散之下基本上有股票是漲的)

2023-06-28 22:05
arcai wrote:
本人居住在北部父親本...(恕刪)

不好意思冒犯。根據統計,死前臥床大約7-8年。希望可以幫助你進一步做出理財選擇~
中風後 其實很快就會有病發症回去的。
應該考慮以後要怎用錢滾錢。
農地2.4分狠尷尬。沒有農舍資格。不好賣。有人接手 賣掉。750 通常賣不到。

透天幾坪。
看能不能二個都賣掉


換去台北
比較保值
至少跟通膨一起漲。  

現金備用吧。

股票現在太高了。買啥都不對。
🫡
JuliusCeasar

🫡

2023-06-28 22:05
chengmou

會賺錢比較重要,哈哈!

2023-06-28 22:30
arcai wrote:
本人居住在北部父親本...(恕刪)


1. 上面幾位達人都回答很專業,樓主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對理財不熟悉,這時代不會理財太吃虧了,理財不外乎就是金融市場跟房地產,還是要花點時間去研究至少找一個興趣做投資。最簡單的就是找個0050.0056等EFT去研究開始,或去看看房子,完全沒碰過理財商品,一下要看到美股/美債,或許會覺得錢匯到國外會覺得不安心不踏實的,等之後研究完台灣的商品再考慮吧。
2. 北部已有房產?沒有貸款了?如果這樣應該更沒壓力才對。
3.收入5w+2.2w-4.5w 已經是還有結餘,不知4.5w是只有安養院支出?還是含自己的支出?
4.台中透天是處於市區/郊區?自己評估是否還有增值空間?如果有還可以留著收租。
5.農地如樓上所言,2.4分是尷尬坪數,如果不在乎傳承觀念,賣掉是最大的效益,但又產生問題是手上抱那麼多現金,不會理財,這些錢放定存肯定一樣慘。
6.早期應該比較避談最終生命要如何去,現在應該都開放了才對,花費從數十萬到一佰多萬都有可能。
參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