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比外移台積電更可惡!郭正亮揭美國1政策:要搞死台灣經濟

比外移台積電更可惡!郭正亮揭美國1政策:要搞死台灣經濟


好久以前搞垮日本,現在眼看台灣快沒利用價值了,故技重施嗎?
2023-05-13 18:22 發佈
藍綠通吃的政客名嘴講的話竟有人相信?





Red Bull Racing Honda
CommonwealthB

myth0102 「保存年限」係指辦理 COVID-19疫苗採購相關公文之保存年限,考量該等採購公文重大性,故將公文「保存年限」最長者訂為30年,未滿30年不得銷毀,並非解密年限

2023-05-17 9:00
myth0102

CommonwealthB 郭正亮就是因為台灣買疫苗問題才有了那麼多粉絲,等改朝換代再來看看這些年台灣究竟花了多少,綠電、武器採購、一堆無謂的補貼,郭正亮的直播多看,才知道有多少亂七八糟的弊端!

2023-05-17 9:06
明年民進黨假使繼續執政,面對中美,台灣兩邊不是人!
中國網軍智商真低

五毛小學生
美國抵制中國讓台灣賺更多為何不講?
我的發言大都是哈拉而已, 如有得罪不要太在意。
jiahan

台灣大部分賺的都是從中國來的,而且美國從來不信任台灣,武器只賣F16,沒有F35,台積電要移往美國才安全,留在台灣太危險

2023-05-14 10:58
Quaker2002

台灣是輸出電子零組件到大陸組裝,與大陸是上下游關係,不是靠中國賺錢這麼簡單,如果沒有輸出零組件中國經濟也會受影響。

2023-05-14 23:30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作為美國的朋友則是致命的。」
zicc

日本被美國捅刀居然有人不知道? 吃香喝辣?

2023-05-14 11:18
Zood Reenk

上面有人胡扯,不知事實只靠推理,日本用的、吃與喝的很多比台灣便宜,常去日本的人都知道,所以他們常從日本帶東西回台,一個地方物價高低主要看該地政府是否課徵高稅,與商人是否貪婪常漲價。

2023-05-14 12:43
台灣經濟很弱嗎?

拜登要顧的第一優先順序難道不是他自己美國的經濟嗎

他想要振興美國半導體哪裡有問題呢?

有問題的是你郭正亮吧

拜登是台灣總統還是美國總統?

美國半導體這麼好玩這麼容易玩

台灣早就去了啦

當初還不准去中國,一推人都偷偷摸摸去了

從前中國這麼多台商台廠

台灣經濟死了沒?

怎麼去美國就會死?
Quaker2002

你相信俄國公布的經濟數據? 還有俄羅斯主要靠能源輸出獲利,戰爭導致通貨膨脹,俄羅斯可能會吃到紅利,但是遠遠無法彌補戰爭帶來的損失。

2023-05-14 10:44
無所用心

台商去大陸,土地、人力成本低,公司利潤高,對台商台灣都好。台積電去美國,土地人力成本都高,利潤變低,不是被逼,誰要去。

2023-05-16 20:09
buddhai wrote:
好久以前搞垮日本,現...(恕刪)



郭正亮 很會舔共。

罵台灣 罵美國,從來不會批判 中共。



默桐

不論美國再壞,也沒說留島不留人。

2023-05-14 22:45
guanching

台灣人再蠢,也不會為了美國利益把自己淪為戰場[0分]

2023-05-15 8:38
美晶片法案看得到吃不下 台積電兩難

根據《財訊》報導,台積電前法務長杜東佑認為,美國《晶片法案》要求交出超額利潤,會降低新晶圓廠成功運作的機會,必須釐清目標,才能決定如何在複雜的限制中做出取捨。

《財訊》報導指出,過去一年,推出高額補助和產業政策,要打造自有半導體供應鏈的國家愈來愈多;這個名單裡有美國、中國、日本、印度、韓國,接下來,歐盟版的《晶片法案》也將通過,根據路透社報導,歐盟補貼金額可能高達43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45兆元。

這些晶片法案,對台積電和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肯定會造成影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的《晶片法案》,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從3月31日開始接受前端晶片製造和封測產業的投資申請,5月1日起接受成熟製程的申請,6月26日開始接受所有項目的申請,美國《晶片法案》的影響將逐漸顯現。

但是,《財訊》報導指出,日前包括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和董事長劉德音,都對美國《晶片法案》政策以及內容,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友岸外包沒台灣 恐陷困境

3月16日,張忠謀公開提出疑問,「雖然晶片製造僅11%在美國,但若加上設計、設備、矽智財,美國也有39%市占。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目標是什麼?是希望把製造比率拉到30到40%?還是只要足以供應國防安全的供應鏈?」他更指出,美國友岸外包的政策並不包括台灣,「我認為這會是台灣的一種困境。」

31日,劉德音也公開表示,美國《晶片法案》中「有些條件沒辦法接受,還要與美國政府討論。」

事實上,根據《財訊》報導,過去4年,台積電從英特爾挖角政府關係副總裁Peter Cleveland出任資深副總裁,不斷在華府進行遊說工作;不過,業界人士透露,台積電對華府的溝通是多線進行,「產能、財務等複雜的策略,還是由台積電總部計算,直接和美方溝通。」

從美國商務部公布的資料看來,美國《晶片法案》中隨著補貼而來的各種限制,代表未來幾個月的申請過程所做的決定,會影響台積電未來的長期發展。

《財訊》報導指出,張忠謀估計,美國製造的成本比台灣高出50%,甚至是兩倍。而美國《晶片法案》計畫撥給半導體製造的經費是390億美元,用於建立整個半導體產業,法案中規定,直接補貼金額約為資本支出的5%到15%之間。若以台積電預計在美國投資4百億美元計算,可以直接得到的補助會落在20億到60億美元之間,其他補貼則用投資稅務抵減、聯邦貸款等方式進行。

然而,台積電去年資本支出高達363億美元,相比之下,補貼對台積電財務的影響,恐怕不如增加的成本來得大。

台積電赴美 補貼但書一堆

但更麻煩的是,《財訊》分析,美國《晶片法案》中規定,如果接受美國直接資助超過1億5千萬美元,就必須遵守一連串的義務。例如,為了保護納稅人的錢,會對接受補貼的公司進行詳細調查,除了要確定補助款不會被用來炒股票,而是用在投資半導體產業上。

而且,美國政府會跟被補助的公司討論相關投資的獲利,如果賺太多,美國政府會要求分享部分超額利潤。文件中強調,美國政府會用各種調查讓相關財務預測「盡可能準確」;因此,在得到補助前,每個申請的公司都要提交一份詳細的財務模型,晶片法案計畫辦公室會分析相關的市場數據、條件,受補助公司必須每半年報告一次,這些資料還受到美國《虛假申報法》的監管,若違反,也會受到收回補助款的處分。

此外,《財訊》也發現,美國政府也對受補助公司聘用勞工,設下高標準的目標,並要求10年內不能去中國投資。這些要求引發外界對台積電重要營運機密是否可能外洩,或是對未來獲利設限的疑慮。

該如何看待《晶片法案》的要求,本刊採訪了台積電前法務長杜東佑,他表示,美國補助法源來自1977年的Federal Grant and Cooperative Agreement Act,「不管是來自聯邦、州還是各市政府的資金,都不允許把補貼資金用在和公共利益無關的部分」·

他也對《財訊》報導表示,不同來源的補助款有不一樣的限制,「亞歷桑那州也提供半導體相關的補貼,但這些補助並沒有要求受補助廠商不能去中國投資」。杜東佑說,「張忠謀說得非常正確,去美國投資非常昂貴,台灣公司要想清楚他們在美國的目標。」
「台積電無法預測美國政府會新增什麼樣的限制,因此很難說台積電赴美投資不會有風險。」杜東佑表示,要降低風險,台灣公司要弄清楚不少事。包括,自己在美國發展的策略方向,甚至未來十年的獲利預期、市場分析,資源如水、電、勞工的狀況,以及在當地經營可能遇上的限制等。

觀察三星動向 不急著叫牌

《財訊》分析,業界人士也透露,《晶片法案》的要求並非全部都要照單全收,而是可以選擇接受部分,對其他部分進行談判,因此,搞清楚自己的目標,才能決定哪些限制可以接受,哪些限制要拒絕;像是如果要在當地建立在地團隊,要不要申請和建立當地工作機會的獎助,並承擔其中限制。杜東佑也表示,部分要求像和美國政府分享超額利潤並不公平,「會降低營運成功的誘因。」

對台灣公司來說,必須確保自己在十年內都能遵守隨補助而來的要求,甚至是後面追加的限制,否則申請到的經費,就可能面臨被追回的風險。

整個申請補助的過程,就像一場橋牌賽,對台積電來說,除了美國政府,三星的動向也必須考慮,由於三星在德州新廠也即將落成,三星是否會申請補助,接受限制,或是不申請大部分的補貼,也都會影響未來兩家公司的競爭條件;至目前為止,三星尚未提出正式申請。台積電對《晶片法案》中的補貼要如何取捨,恐將對經營造成重要影響,也將是本季法說會中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83期;文/林宏達)
atrib001

那個補貼,應該是按照INTEL 經營模式下的思維在補貼的.INTEL 代工都做不起來.才要補貼..三星與台積一定水土不服,賺不了錢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建完廠後.也營運後就整廠賣給美國的財團.

2023-05-14 9:59
stonepaul

我贊成賣掉!而且現在就聲明.要賣!賣給美軍吧!估計沒有任何財團接得起來!

2023-05-14 11:36
要搞死台灣之前,必先搞死中國。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Zood Reenk

上面有中國人或是親中的在促統,硬要把台灣與中國融合成一體,且分化美國與台灣關係。

2023-05-14 12:52
piece6086

USA: 只要炸掉台積電就好了[^++^]

2023-05-14 14:06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