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提到市值型ETF,版上通常最直接聯想到0050
0050基本就是抓台股市值前五十大當成分股,指數追蹤台灣50
從2003年發行至今也20年,目前台股規模最大的ETF
後來出的006208也純粹按照市值,內扣更低
這兩個基本上就是一樣,一般來說可能會比較費用率
真的有研究的人應該會覺得006208是更好的選擇
二代來說,前幾年出的市值型ETF 00692、00850
前者追蹤公司治理100,後者追蹤台灣永續指數
會推出這樣的指數,大概就是因應國際ESG的趨勢
開始強調公司治理的部分
ESG的影響層面也算是廣,公司沒做好基本爆了也不是幾季虧損的事情了
在這一代掛上ESG的兩個,績效都表現比0050還要好,把ESG納入指數中也算是一個保障
然後今年看到新出的00923,一直有被廣告洗到
算是第三代ETF,主要是加上ESG和低碳,再將公司按市值排行
等於是市場趨勢也朝著低碳的方向在走
要求公司企業開始重視排碳,碳也被視為一種成本
其實很多大廠大公司也早就要求中下游廠商要重視碳排
這應該不能說不吧@@
一代、二代、三代,三者最大的差異,大概就是整個大市場環境變了
單純的台灣50指數,很多人會覺得按照他的選股方式,壞公司應該會被自然淘汰
可是從二代來看,ESG能創造比0050更好的績效,其實也說明
當市場環境改變對大盤的影響有多大,00923這樣的三代市值ETF也能有更好績效
那些卡在0050權值超大的高碳排企業,也早就躲開了
這樣的演進,一開始還沒發現
ETF也是跟著時代在走
自己本身只投資ETF而已,但沒有買第一代的0050或是006208
00692三不五時買,00923則是在一上市的時候就買了
在選股邏輯上我是更認同這樣低碳企業是更有競爭力的
國際收取碳費,這感覺勢必會跟0050再拉開一段距離
版上大大們認同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