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用總經看股市是不是沒用

上週美國公布失業率還有非農就業率都比預期來得不好
結果美股卻逆勢上漲,華爾街解釋為薪資上漲降緩有助於降緩通膨所以是好消息

而在12月的時候美國公布cpi好於預期卻被解釋成壞消息,當天股市下滑不少
是不是證明了散戶看這些總經短線操作股市只是被華爾街還有fed當韭菜割而已
定期定額大盤才是王道?

這周公布cpi指數,1月底還有財報周
但這些數據好像隨便他們解釋
股市最終還是要回歸公司基本面?
2023-01-10 14:31 發佈
總經課本可以丟了
以後只有FED說的算
華爾街解釋又不一定是正確

市場解釋也不一定是正常

散戶就是要看現在是熊市還是牛市

很明顯現在是熊市

熊市要贏比較困難 但是也不是沒辦法贏

牛市要贏很容易

散戶自然操作比較弱 當然牛市再來進場
現在一整個就是預判了你的預判
不然就是預判了你的預判的預判
玩短期指數肯定玩不過這些金融大戶阿能賺錢的真的是少數,
用定期定額方式進入投資市場還是比較保險的方式,
我在基富通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也不用手續費看要投資哪個市場都可以,資金分批投入才能降低這些波動
7758hqnh wrote:
上週美國公布失業率還...(恕刪)


把持股周期拉長就有用! 所謂拉長是以十年為單位去看...

如果你一個散戶要跟HPC的高頻交易去鬥, 那絕對輸到脫褲...
alvis2602 wrote:
玩短期指數肯定玩不過...(恕刪)


資金控管好真的重要,我的方式是基富通定期定額台股基金以外每個月留一點錢每跌深就多加碼
這樣獲勝機率應該會更高
我現在買本總體經濟學,邊看邊買股票可以嗎?
股市短期總經沒用
以長期來說,股市會領先實體經濟幾個月,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之一
要拿總經預測股市漲跌,有難

不然看這個
台灣領先指標由國發會統計,包含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實質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率、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半導體設備進口值,及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等7 項構成項目組成。 領先指標高低點通常領先台股反轉點二至六個月。
要看每個人的個性和天賦.有些人就真的不適合投資.
不管技術面.基本面.是否學一整套.角度不同操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買股票也不會只用總經.資金控管.資金配置.心理學.
在買股票前要上幾道保險及猜錯如何處理及未來賣出股票給潛在客戶是誰....等.
總經通常是偏中長期,除了獲利模式要能穩定賺錢外.本金要夠大才有感覺.(約500萬起)
總經需要大量閱讀包含財報.原物料價格.債券.軍事角力.各國總統的喜好(產業補貼).....等.
能使用總經還是少數人.
因為要將數據解讀並與現實做聯結.強在未來預測能力.提前佈局等它.
當文章出來解釋.通常價格都不便宜了.一般人會說財報.總經是落後資料.
其實技術面也是落後資料.因為都要數據解讀進行預測能力.佈局等結果.
只要沒辦法數據解讀佈局.不管什麼面都沒用.只能靠運氣了.
qaz741230

高頻交易買的量不多,因為要去市場搶,價格也貴,但刺激.類似最新產品需要排隊搶購.像黃牛賺價差.中長期像倒店去大批收購.價格便宜,時間長,缺點市場價格一直很差就真的是長期投資了

2023-01-11 10: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