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Come這個比較工具真的準嗎?

根據我的分析,MoneyCome 比較表格不見得準確
尤其是經過增資、減資的數據

以下為例

鴻海在2018年減資兩元
以那一年第一天收盤價95元當作投入金額95000元,投資一年,可以看出下圖總領現金2000元,當年配息2元
這數據是準的。
但是當年收盤價70.8元,期末終值72516,這是錯誤的,因為經過減資1000股已經變成800股,70.8*800=56640
加上股息再加上減資的2000元,也頂多是60640,很明顯這個工具有瑕疵,他將應該乘800股,確乘以1000股

MoneyCome這個比較工具真的準嗎?

華碩在2010年經歷減資,當年1000股華碩換成150股新的華碩與404股和碩

以當年第一天收盤價61.7當作投入金額61700,投資一年,可以看見下圖總領現金2100,當年配息2.1元,這數據也是準的。
但是當年最後一天收盤價是277元,但是年初的1000股只剩下150股的新華碩。
期末終值280437,很明顯是當作一千股計算,比較接近277000+2100=279100
但是年初的1000股變成年末的150股,能這樣計算嗎? 還年化報酬率354.5%,騙鬼阿


MoneyCome這個比較工具真的準嗎?

當然這個工具的期末終值為何會有一點偏差,但差異很小,就不管了,但很明顯當年華碩不可能一年內賺超過三倍,就算加上和碩404股也不可能漲那麼多,
和碩當年底是42元收盤,404股價值16968元,
150股新華碩價值277*150=41550,
兩者加起來只有價值58517,加上2100股息,頂多60617元,其實差不多就是當年第一天收盤價低一點點而已
但這套系統顯示3.5倍報酬率

所以用這套系統來分析經歷減資的股價數據,是根本不準的
你要我如何去相信這些拿有問題工具與數據比較出來的結論。數據越久越不準。
2023-01-03 19: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oneyCome 工具
Yaude Huang wrote:
根據我的分析,Mon...(恕刪)

自行用XIRR計算最準~
有空歡迎來小弟的版留言~
Yaude Huang wrote:
根據我的分析,MoneyCome...(恕刪)


我了解期末終值這裡的意思,沒有包含股息收入,
前面的圖表預設有把現金股利再投入,我把現金股利再投入關閉

重新分析一遍

鴻海在2018年減資兩元
以那一年第一天收盤價95元當作投入金額95000元,投資一年,可以看出下圖總領現金2000元,當年配息2元
這數據是準的。
但是當年收盤價70.8元,期末終值70800,這是錯誤的,因為經過減資1000股已經變成800股,70.8*800=56640
1000股變成了800股,但是這個表格卻沒有呈現減資少掉的股數,還是用一千股計算。明顯錯誤




華碩在2010年經歷減資,當年1000股華碩換成150股新的華碩與404股和碩

以當年第一天收盤價61.7當作投入金額61700,投資一年,可以看見下圖總領現金2100,當年配息2.1元,這數據也是準的。
但是當年最後一天收盤價是277元,但是年初的1000股只剩下150股的新華碩。
期末終值277000,很明顯是當作一千股計算,
但是年初的1000股變成年末的150股,能這樣計算嗎? 還年化報酬率348.9%,
最好是年初一千股,到了年末只剩下150股,還用一千股計算

和碩當年底是42元收盤,404股價值16968元,
150股新華碩價值277*150=41550,
兩者加起來只有價值58517,就算新華碩持股加上和碩持股,報酬率是負的,竟然變成超過三倍



要用這個工具比較,首先要先排除這檔股票在過去是否有經過減資,要不然百分百錯誤資訊
以前的收益不等於未來的收益

去查以前的紀錄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
Yaude Huang
Yaude Huang 樓主

我是要說明這個工具有問題,數據是錯的

2023-01-03 22:55
xccx010x

Yaude Huang 這紀錄基本上沒有任何意義 管他對錯做甚麼

2023-02-05 23:43
再來一個近期的
去年長榮減資



去年第一天收盤價139.5


去年最後一天收盤價163



假設第一天收盤買入一張花費139500


得到結果,去年收入股息18000,年末股票價值163000,報酬率163000/139500-1=0.168459,與16.8%相當



但是從減資數據可以看出,年初的一千股已經變成400股
所以應該年末股票價值是400*163=65200,報酬率應該是65200/139500-1=-0.53262,應該是-53.3%

正確值是-53.3%,確判斷成16.8%,
明明是賠了將近一半,卻變成有超高報酬
網站下方有針對減資做一些提醒

wlul wrote:
網站下方有針對減資做...(恕刪)



我倒是沒看到網頁裡寫的說明,我不記得之前是否有這個附注,如果有我還蠻蠢的去找資料證實他的算法
減資的影響才是喪失股票正確性最重要的一個項目

配發股息時要計算過去每年增加的持股數量,減資時卻不用扣除減少的股數,這樣還能相信這個數據嗎?
真的要計算減資帶來的影響有很難嗎?
證交所明明有一個表格 "股票減資恢復買賣參考價格"
裡面詳細列出了2001年以來的所有的數據,用程式導引出來加入計算就好了

要不然我要參考大家的比較表,一定都去這個表格去搜尋一下,有沒有在統計時間範圍內曾經減資過
沒有的我才相信比較數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