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紫光:滿滿的中國價值
1996年李登輝戒急用忍,禁止台積到中國設廠,泛統華客最喜歡掛在嘴邊的四個字:政府鎖國。好家在當年台積被擋下來,集中資源在台灣,隔年台積宣布在台灣設置第一條12吋產線(南科Fab6)。
2002年陳水扁朝小野大+腦波弱,經發會決議廢除戒急用忍,改採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幸好深綠台派學界與台聯發動遊行,擋下高階12吋晶圓西進。2008年馬英九擬開放12吋晶圓西進,台派學界再次反對,2015年政府正式開放,台積南京廠量產2萬片N16,幸好張忠謀說中國廠產能只占3%,台積根留台灣,今日台灣才有北中南三座張忠謀嘴中的12吋GigaFab聚落。
台積電能有今日光景只因它是台積電,不是中積電或華積電,不然拿不到ASML微影機,今日南科不會有Fab18(N3),竹科不會有Fab20(N2),以及未來桃園的N1。
張忠謀: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將會是「N-1」,也就是比台灣最先進製程再往後一代的模式,待 3 奈米產能在美國建立後,台灣已擁有更先進製程產能。
盧志遠︰台積月產能逾百萬片 移美2萬片很少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