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基金賠了5000億,要奢求政府讓我可以好好退休好像不太可能
這邊想問的是兩個年齡層分別存退休金策略,還年輕的我是不是該選擇波動大報酬高的基金投資
有看過一個說法本金太少的就不該去買配息型產品,
比較推崇指數型放個10年、20年,就以往經驗來看不管台美股都是正報酬
家中長輩則是應該選擇有穩定現金流低風險的配息型,例如:高股息、債券型基金
關於這兩種的投資概念有錯嗎,版上厲害的大大們都怎麼存退休金的阿?
在01有很多身價上億元的網友,由於他們的資產淨值比一般人高很多,俗話說:「本多終勝」,所以他們只需要把錢放在領息商品即可,不想承擔高風險。
龍校長:身價數億,定期定額購買台股有配息的股票,大部分是金融股。
百達斐麗PP:擁有台北市、新北市數棟房子,當房東收房租,股票只買一檔鴻海。
17F:身價數億,今年開始買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領債息。(我猜他是買債券本體,不是買債券基金,也不是買債券ETF)
武大郎的同學:身價不詳,只知道他喜歡買黃金條塊收藏。每年農曆年,銀行理專願意幫他換非常多新鈔(而不是只換一萬元新鈔),可見身價驚人。他自己買賣台股。幫女兒買基金,但是基金多年下來績效普通。
pigstand:身價兩千多萬,資產配置VT、BND、0050、存款,以及勞退。
總之,樓主想要賺多一點資產,就要把錢投入高風險商品中,但是您的心態、個性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精神傷害?
hsuwenho1 wrote:
勞動基金賠了5000億,要奢求政府讓我可以好好退休好像不太可能
這邊想問的是兩個年齡層分別存退休金策略,還年輕的我是不是該選擇波動大報酬高的基金投資
有看過一個說法本金太少的就不該去買配息型產品,
比較推崇指數型放個10年、20年,就以往經驗來看不管台美股都是正報酬
家中長輩則是應該選擇有穩定現金流低風險的配息型,例如:高股息、債券型基金
關於這兩種的投資概念有錯嗎,版上厲害的大大們都怎麼存退休金的阿?
請勿透過未經金管會核准之交易平臺,購買國外證券等金融商品,以免發生糾紛時,無法獲得保障
hsuwenho1 wrote:
勞動基金賠了5000...(恕刪)
從過往網路吸收來的理財知識中........以人提出用(100-年齡)來當成不同階段的風險投資/穩健投資比例的建議
當然最終要放怎樣的比例依個人而異
簡單來說, 100-年齡作為你風險投資的最高上限比例......
1. 假設你在30歲有300萬可以拿來投資, (100-30)=70......70%是建議你拿來作風險投資, 等於210萬可以用來投入股市/風險基金/數位貨幣等等, 至於其中比例自己想, 剩下90萬拿來操作如債券/債券基金/特別股等等
至於大家說的存股族中華電信/金融股這些.......我自己是把他歸類在穩健投資中, 當然你也可以把他歸類在風險股票
2. 假設你在50歲時有2000萬可投資了, 用上述比例, 你應該拿1000萬放在債券/債券基金或中華電信這些, 假設年報酬率用5%來算, 你一年至少有保本的50萬利息了, 另外1000萬就是讓你自己投資理財, 希望增加資本利得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