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在讀書的時候
老師都會說對岸中國學生多努力用功 完全不眠不休的工作幹活念書也不吭一聲
哪像台灣小孩根本草莓玻璃
另外那時候聽過歐洲人工作超懶惰 下午三點就下班 時間到不吭一聲就閃人
到了現在發現中國人也開始懶惰起來 在也沒有以前那種刻苦耐勞的精神
中國人再也不願意當廉價勞工 想想美國人也是懶得要死 中國再也沒多少人願意吃苦
只要一但富裕 人就會開始懶惰 沒有辦法將通膨轉給那些刻苦耐勞國家
通膨自然下不去了
現在就是要有國家繼續當那個刻苦耐勞的人
不然通膨下不來 以後再也沒有這種長期穩定經濟成長的條件了
人沒有錢的時候就只會整天工作 人一但經濟好轉就會開始享受不想工作
未來經濟成實在非常不樂觀
第二點就是你說人懶惰就會造成生產率下降?我是持反方意見。
拿一個農田作業來講,早期稻米耕作需要10~20人做插秧動作,在6分地,現在只需兩人即可在1~2小時內完成耕作。(這20人勤勞嗎?非常勤勞,但是效率還是低於機械化),但是就業率增加了20人。經濟降低了。
機械化後,8個人失業、產值卻提高了。
通膨不是這樣計算的。人懶不懶不代表就會經濟下降。德國就是最好的案例。
經濟跟懶不懶我是認為並不是絕對關係。
日本企業的員工很勤勞,但是到目前為止日本企業依然使用著舊型紀錄系統,繁瑣的流程跟重複作業,日本當地的金融業做著許多重複作業的文章記錄,導致效率降低。
這些勞力密集型的產業
早就被中國政府有計畫的驅趕到東南亞國家了
中國有全世界最完整的輕重工業產業鏈
還有最發達的物流系統
簡單點說
你想創業
自己設計一台機器去賣
在中國你可以找到所有組裝這台機器的所有零部件
還可以有十多種甚至百種千種選擇
可以貨比三家還可以很快拿到
這讓你省掉很多時間
壓低成品成本
這就是中國最恐怖也沒任何國家可以取代的優勢
而這個優勢在中國補齊高端機床和晶片的短版後
會變得更加恐怖
要不是中國懶得跟美國一般見識
為了讓美國緩步交權 美國早就死了
2018以來的中美紛爭 就是美國的垂死反抗
結果對中國來說就是毛毛雨
剛好拿來錘鍊自身
總的來說 想要工業再爬起來 就得高通脹 保護國內產業
不高通脹 就沒高利潤 基礎產業培養起不來
全球工業比較齊全的國家
美日德比較有機會爬起來 但忍受的了高通脹嗎
以這些國家的資本家來說 還是躺平比較好
能當代理商躺贏 幹嘛做苦工下場拚生死
所以未來高通脹不會太久
中國吃了40年基礎產業的苦 拚盡2代人
你認為這些國家還有可能繼續吃苦40年嗎?
我看先解體比較快
連印度這麼能吃苦的 都被擋在最後一班工業化列車之外
歐美日的再工業化 已經是黃粱一夢
最後就是外國全部躺平
啥是真壟斷 白菜價
中國絕對不會讓其他國家再工業化
各國也債築高台 花不起太多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