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匯率不能貶值太多
不然進口物料會大漲,通膨會飆升
我只能說
這是在共傻小
日幣貶值成這樣
日本車,冷氣,家電,有降價嗎?
歐元貶值,BMW有降價嗎?
我只知道,當年日本車系曾經用
日幣升值
當成漲價的藉口
不論匯率升貶
獲利的都只是(((貿易商)))
台灣是出口大國
只要出口商,能夠把貶值帶來的龐大匯兌收益,回饋給員工,不要放在公司的保留盈餘上
((((話說..........台灣公司也不會這麼佛心)))))
匯率貶值,對台灣絕對是利大於弊
關鍵在於
這些中間商............該把利潤回饋給台灣百姓了吧
最貴的東西,匯率貶值都不降價
最便宜的物資,就算漲了30%
售價10元的民生物資,成本佔30%,這30%又漲了30%,其實成本只漲10%
但是,終端廠商卻一次給你漲20%
多賺了10%
這就是現實狀況
這就是人吃人,人騙人的社會假象了
共勉之
但是這次蛋價,缺蛋事件也產生一個有趣現象就是了。
政府放任某些產業炒作特定商品,只管制基本物資,這些炒作特定商品的人才算奸商。抑或者剝削其他產業等。
這些跟貨幣毫無關係,產品有價值該買的還是會跟你買,除非這產品沒有競爭力,製作者眾多,那商品自然會跟著貨幣影響。
台灣產業出口多數好像是電子產品,電子產品有些不具競爭力,有些極具競爭力,你一個言論認為貶值就可以影響太過武斷。
要讓一個商品可以降價,是要增加競爭者,而不是貶值或升值。
美國炸天然氣管線、專利訴訟其他企業、刻意到特有國家開戰導致某些資源無法生產,這些資源就會價格上漲,這才是美國人真正的目的,而不是升值或貶值,美元升值,他們的老百姓一樣是無法享受到便宜的商品。而是要在他們境內增加競爭者才可以讓商品降價。
台灣面板業跟太陽能產業現在活在垂死邊緣,就是因為中國的目前主力發展產業就是電子業,這很致命。
雖然台灣目前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廉價的產品,但這些產品非常致命。已經快要殺死全台主要產業,好像沒人當一回事,反倒是美國比我們緊張。
台灣目前面對中國面板的價格戰,完全是被壓著打,差異性不大,價格也比中國貴一點點。跟以前三星的DRAM價格戰完全是同樣手法,耗死你。
價格才是市場上最恐怖的手段。中國目前所有產品只剩電子業還沒成為第一,其他已經完全攻破,他們產品不能說是世界第一品質,但是價格卻是全世界最划算的產品。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
edhibgu wrote:
基本物資其實需要國家(恕刪)
您的論述並沒有問題,但很類似主管機關喊的口號
~~台灣必須產業升級~~怎麼升?...........沒人懂,口號很正確,現實很骨感
但是,結論就是
台灣全部的代工產品,幾乎都沒有所謂競爭力
我們的競爭力全部來自(((生產成本)))
中國之所以越來越強大
原因在於,我們台灣所有的代工產品,中國都已經能夠自給自足
沒錯,我就是說((幾乎))所有成品
因此。電子公會已經多次要求央行貶值救產業
當老闆的都說貶值可以救他們
說實在,外人真的不用多說些什麼
例如
花蓮沒有高速公路,疫情嚴重的時候,要它們擠在火車上
如果真的有意願,台灣應該有能力做出環保與經濟兼顧的東部高速公路
~~當然我清楚,台灣不會花大錢做環保高速公路~~
總之,一句話
需要的人說的為準
電子公會早就期待貶值-------這是結論
以上分享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如果你希望自己生活吃的稻米、雞、鴨等維持平價,那你就必須希望這些原油可以繼續降低價格,也就是台幣升值。
如果貶值了,台灣運輸成本就增加,汽油變貴,其他飼料運輸等部分價格就必須提高。那你生活成本就增加了。
貶值對出口很好,這點我認同。也是事實。這不可否認,而我說的就是台積電跟三星等電子業全世界只剩2家可以做到7~3奈米,這種產品你只能找這兩家做,價格隨他們喊。
但是降低了,譬如電容、電阻、功率晶片、電路板,這些就提高出口競爭力這一點也沒錯。
現在我倒是不曉得,政府打算救哪些公司。還是農民?民生?貶值跟升值其實都會連帶影響其中一部分的產業。
當然我是希望政府能夠維持平價,維持現狀那是最好,或者是學習日本故意放貶打死投機客,然後再來個急速升值來個上沖下洗這樣。日本操作是我看過目前最能夠把匯率投機客搞死的手法。
不然就是跟美國一樣升息,其實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升息,並不是放貶或者是升值
其實我已經做了避險動作貨幣鎖單,對於這次美國玩法我是平心以待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