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在台灣長期持有不動產的人,永遠都是贏家,無一例外

有不少人責怪不動產不應該成為投資工具,房子應該只為居住所存在,跟自用無關的其他購買動機都是褻瀆房產的用途。所以每當房價上漲與景氣好的時候,某些人就會跳出來轟炸這些空間全是炒作。每當房市低迷的時候,雖然這些負面聲音少了些,但也不見這些人就會進場購屋,因為他們始終認為房價可以低再更低,便宜再更便宜。

如果你擔心買房會賠錢,其實你已落入資產上的概念循環。

如果你煩惱打房會降價,其實你已不認為房產僅自用功能。

假使你覺得不動產如上述不該成為投資工具,你又何必擔心賠錢蝕虧或跌價呢?豈不矛盾?假使你覺得房子只能夠做居住使用,更不該執著在眼前的房價,除非你認為空頭時有利可圖,除非你認為買後還有上漲空間,否則何須去在意上上下下與來來回回的行情呢?

如果不動產沒有了投資空間,賠不賠重要嗎?反正都是拿來住而已。

如果房地產沒有了漲跌循環,降不降重要嗎?反正你又沒要拿來賣。

醒醒吧,這個社會上與台灣跟華人對於房產的認知跟理財觀念,你永遠無法拒絕這就是大部分人會使用的置產工具,所以才會有句話叫做「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房子都會漲」。你也永遠無法抗拒市場上的需求,不管它是否來自於首次購屋的剛需、換屋、投資。你改變不了環境,你也控制不了這就是種經濟正向循環,你能改變與控制的只有自己對這方面的想法與態度。

撇除掉投資市場上的熱錢膨脹,房子不會賠的主因在於原物料的通貨膨脹,此也包含了土地與營造成本,光這些施建源頭的基本因素就是年年在上漲,即使沒有任何人為或其他單位的炒作哄抬,房價就必定會因此逐年上升售價行情。

就算中間過程可能會歷經大環境事件影響景氣波動,但只要沒有因缺錢或槓桿失衡而需要變現的一天,時間一定會告訴你一個真理叫做「不動產是穩漲不跌的絕對性理財工具」。

打房也許是為了對社會交代,也許是為了政治或選舉,也許是真的要讓房市降溫,但無論何者,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打房政策,都不至於對行情有直接性的影響。會讓交易量萎縮,會讓房價有些許的修正,會讓買氣氛圍冷凍,但沒有針對成本根源的打房其實真的不算是打房,所以要符合消費者對房價有很大打擊的期待,是非常困難與實現的。

對於已經持有房產的人來說,其實也不用太擔心打房會否讓自己的資產縮水,嚴格來說不過就是在調配市場上的金流罷了,讓不動產回歸正常的特質、讓不動產避免成為人們用做短期投機買賣的管道,讓房市穩健趨緩漲,這才是我們現在面臨所謂的「打房」。

它是在調整,就像是人生病發炎時需要休息、需要治療,而非給你安樂死,因為政府深知不動產所牽動的經濟循環是不能夠讓它躺平的。因此那些帶著不切實際的認知跟期許的買方,你也永遠看不到所謂的打房可以讓你的購屋預算提升,或滿足自備門檻不足的問題。

不用煩惱房地產在週期上的行情波動問題,不管是否有國際級的金融風暴,還是不可預期的嚴重天災,又或是相關的限制政策,房價一直都是在循環著,有上必定會有下,有漲也必定也會有跌。

但既然會被稱作為不動產或有其高度保值的特點,持有者在面臨房價修正時要冷靜毋須恐慌,在房價上升時理智做好財務滾動的調配,只要有正確的理財觀念與穩妥的使用槓桿,基本上在台灣長期持有不動產的人,永遠都是贏家,無一例外。

所以富者恆富,有房子或慣性在投資房子或土地的人,都是越買越多,雪球越滾越大,因為他們不會受輿論影響,更不會受民粹左右,也不會聽到那些需要居住正義的聲音。有錢人只會依循成功與不敗的法則一而再、再而三的累積財富。相對的輸家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話,就很難可以搭上這列車,自此M型化當然也就越加矛盾。

為什麼有很多人難以接受這樣的論點呢?或者不管怎麼去客觀而論都無法吸收呢?因為現實讓有類似體驗的人無法吞下去、因為大部分的人們無法正面去承認自己的不對或失敗,反之有因買房而嚐到甜頭的人,十之八九都會食髓知味。

跨那一步有多難,當你曾經有機會買到10萬一坪的時候鐵齒沒買,到了20萬一坪就更難決定,到了30萬一坪又該如何去面對呢?幾年過去了,也不見房市發展像自己當時所堅持的那樣會跌價,十幾年過去了,開始奇怪為何房價依然不斷上漲,如此一直陷入在負面思維的泥沼下,總該開始想想如果早期有買現在會如何?中期有買現在會如何?

可在眼下,他們必定還存在著這個想法;房價漲太多了,明年必定會跌,後年必定會降,大後年必定會崩盤。

不動產金流鐵律:

  • 房東拿你的租金在繳房貸
  • 銀行拿你的存款在放房貸
  • 你的薪資與收入都沒起色
  • 基本開銷成本年年都在漲

所以成了這樣的結論:

你辛苦多年的薪資不漲可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存款效率越來越低,好不容易累積的儲蓄,被銀行以低利率大肆放款出去給人買房炒房或投資,不見增加且有限的收入,卻拿去給房東養房子。自己租的這間屋子,一年一年的房價跟行情不斷在提高,可我的口袋與錢包,卻被通膨吃掉自己的人生時間。

如果你曾經在過去是首購族而到現在還沒買,請放下所有對房市會跌而觀望考慮的想法,因為你沒有時間拿來跟市場對賭。如果你現在就是剛要準備買房的人,也該同理看待,最少你會好過一點。因為在房價曾經尚未上漲的時候你還沒有那個需求,可若你重蹈這些無屋族的覆轍也在浪費時間的話,那麼幾年後或遲早你也將被迫要接受現實。



網路文章,

非常長,非常長,非常長,

有時間的人可以慢慢品味,

文章的內容是否中肯。

這篇文章我仔細看了兩遍,

看起來說的跟現實面很貼近,

說出的論調跟真實狀況,

雖不中亦不遠矣。


2022-08-28 9: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贏家
版主的論點是正確的。

但,因為自然通貨膨脹率的關係,只要是"正常的"長期投資任何一個商品(或一個市場),本質上要賠錢的機會都不是太高。
就像巴菲特所言:道瓊百年內料衝破100萬點!
只要時間夠長,該市場經濟成長率是上揚的,股市、房市當然都是一直漲上去。

同理,只要時間夠長,台股加權指數上10萬點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在討論房地產投資的時候,未來台灣的房地產是否能打敗通膨?是否能高於薪資平均成長率?有沒有更好的投資選項?

舉例來說,假設現在1000萬的房子,10年後漲到1100萬,雖然絕對價格是上漲,但嚴格說來,這筆投資是失敗的。

因為某些經濟因素的改變,個人認為台灣房市的黃金成長期已經結束,不是看跌,只是看不漲(或只漲一點點)。
但因為房子有居住功能,也是個儲蓄的好標的,就此而言,還是一個停放資金的好標的。
戰爭或統一 不就跟香港差不多。 很多人的房子早就還完貸款。但是又去借貸很多。 因為都不看好台灣啊。借個20年 台灣搞不好都換人統治了。

不信可以去申請二類謄本。只要有地址都可以去地政事務所申請

任何人都可以申請 一張30塊
看看有錢的朋友鄰居
是真的都真的還完房貸
還只是增貸 
還是都沒貸款。
鄭柏欽 wrote:
版主的論點是正確的。...(恕刪)

你的文章我一樣看兩遍後再回覆,

我覺得這樣應該也會比較中肯,

投資應該建築在實體經濟勝率較高,

虛擬貨幣或是反向的ETF,

是否長期持有可以真正獲利,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如何確認是好的標的,

這個很難真正有答案,

原因也不難懂,

有人可以承受波動風險,

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傾向穩健獲利,

為最高考量,

本金如何能持續增長,

而且是穩定的正向增長,

比什麼都重要,

可惜的是01這裡,

曲高和寡,

大家喜歡短線致富的標的,

往往都是被收割的韭菜,

真正的本金要歸0時,

才悟透這道理,

只能說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頭已百年身。以上。
ap12

和前面差不多(台北房子太舊了買不下去,連換也是舊)

2022-08-28 23:43
siva01

賣掉台北去台中 還有很多增值機會。台北只剩土地 每年慢慢漲。台中土地較快。

2022-08-29 9:22
百達斐麗PP wrote:
有不少人責怪不動產不(恕刪)

腦袋打結的人怎麼講他們都不會聽
很多人都覺得空屋率高市場未來一定會修正
等便宜再買
買不起的人永遠買不起
很多人房子不願降價低賣
一方面也就是在玩槓桿的資本主義
每隔幾年鑑價變高,我就再轉增貸把錢拿來投入更高的金融商品
藉此滾大資產
建商的房子本來就是蓋給買得起的人
反正大筆跟銀行借錢蓋房,銀行什麼沒有就是錢多
當你沒有能力對抗這萬惡的資本主義世界怎麼辦?
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他
JackKao38

不可能降價賣,稅金仲介代書費用賣家一定會加,自然就上漲了

2022-08-28 18:16
yolerice

除了換屋缺(大筆)現金不然我也想不到降價賣房的理由

2022-08-29 12:15
講幹話捏,哪個國家持有房產的不是贏家?你喜歡當井底之蛙,沒人救的了你,人口密度持續上升,土地沒變多,台灣人口密度多少?做個功課吧
roger7878 wrote:
講幹話捏,哪個國家持(恕刪)

大陸....
x365555

真的,資訊要更新連動,漲了房價賠了匯率,還是賠。把賠的錢出國去日本玩比較划算[^++^][^++^][^++^][^++^]

2022-08-30 21:25
yolerice

你在台灣買房要考慮匯率嗎?神邏輯

2022-09-09 21:33
yolerice wrote:
腦袋打結的人怎麼講他...(恕刪)

很多人以為房價=股價,

股市崩跌房價也會崩跌,

真的是天真了,

房市有大漲小回的特性,

這跟股市的超漲超跌是不一樣的,

許多人喜歡說,

我等房價崩,房價崩,房價崩,

但是以近二十年來說,

房價確實真的是驚驚漲無誤,

有剛性需求,也有伺機投資的買盤,

更有抗通膨的題材,

還有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應該說,

有房行遍天下,

無房寸步難行。
JackKao38

台灣建國110年房價沒有便宜過

2022-08-28 18:17
yiching123

這波通膨跟以往不太一樣,蛋白必回檔,蛋黃也應該會小回,時間在一年半後會明顯感受到,等著看吧!

2022-08-28 20:13
百達斐麗PP wrote:
很多人以為房價=股價(恕刪)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也是思維的不同
很多人都想著怎麼快速把房貸還完
我是標準賭徒
現在思考之前買的預售屋明年交屋
漲幅目前大概25趴(最近轉單成交估算)
如果房價沒有修正我是不是一次付清然後重新鑑價再貸
多出來的錢又可以再配置一些部位
siva01

對啊。好多人都這樣貸款越來越有錢

2022-08-28 15:02
yolerice

意外跟明天不知道哪個會先到所以我選擇活在當下

2022-08-28 16:49
「在台灣長期持有不動產的人,永遠都是贏家,無一例外」

是嗎?
淡水小坪頂,新北市石門區「海灣新城」,
持有這這兩處不動產的人還要多久才能成為贏家?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flystar1972

嗯,這兩區應該是很難贏但應該也沒輸,環遊郡這類是特例。相信比較多人居住的區域,持有五年很難找到賠錢的。有通膨的路上,錢只會變薄,房地產應該是都下不來。

2022-08-28 19:35
推推熊

版主說無一例外是有點誇張了,但勝率差不多99%...

2022-08-28 23:47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