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強勢走升,帶動利變型保單大熱賣,國內壽險業者近來頻頻調高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因而被主管機關給盯上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抽查十三家壽險公司一共發現二十一張宣告利率不合理的利變型保單,涉及違反「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對十三家壽險公司處以停售商品以及對商品簽署人員予以記點處分。
根據統計,遭罰的十三家壽險公司包括了有元大人壽、友邦人壽、中國人壽、台新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宏泰人壽、南山人壽、第一金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遠雄人壽及臺銀人壽。其中,元大人壽及富邦人壽各被停售三張保單;中國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和國泰人壽分別停售二張保單;友邦人壽、宏泰人壽、第一金人壽、遠雄人壽與臺銀人壽則各停售一張保單。台新人壽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已經被下架、全球人壽為自行停售。
事實上,金管會保險局在2020年的時候就曾經祭出「宣告利率平穩機制」,要求各保險業者不能以高宣告利率搶客。而今(2022)年以來,台灣與美國同步升息,從四月份開始陸續有多家業者調高宣告利率,不過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現,壽險公司在調升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時,只調整現售保單,過去停售者皆維持不變,明顯「針對新舊商品有差別待遇」。除此之外,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近期因為發現國內壽險業者在辦保單的時候,有將「同業競爭」以及市場所預期的「利率趨勢」作為宣告利率的考量因素,經查證後核實壽險公司「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未具體」等等缺失,因此除了勒令要求十九張保單停售,並要求十三家壽險公司要確實改善,以確保業務穩健經營及維護保戶權益。
2020年,金管會保險局也曾對七家壽險公司商品簽署人員記點,並且牽涉有七張利變保單違規,但是當時此七張利變保單都已經停售,所以並未處以停售的處分;而這也是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單一種險種商品所祭出的史上大規模停售處分,並對十二位商品簽署人員給予記點。依照現行法規規定,商品簽署人員近三年之內假若累計遭記三點,半年內就禁止再簽署商品。
另外一方面,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這幾張保單停售之後,對目前舊保戶是沒有影響的。這些商品停售,有效契約保單還是有宣告利率,換言之,未來壽險業因為升息而拉高宣告利率的時候,這些舊保單宣告利率仍然是有機會往上走的。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強調,國內壽險業者應該自律,不要為了業績一昧地追高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而複製出新的利差損問題,也不應該把預期升息或者同業競爭等等考量納入,必須視區隔資產投報率的情況,反映實際能力。金管會重申,未來將持續抽查,若有業者再違規,恐將祭出限制業務的撒手鐧。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