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可能會引起眾議
不過反正已經得罪不少人了,也無所謂
寫這篇不代表我贊同借款買股
我昨天才在另一棟樓的回文中
針對某位網友的奇怪比喻反對過
我也不是老古板
不是不知道現在的利率水準
已經是過去數十年以來最低的水準之一
但以我曾從事槓桿交易數十億美元經驗的交易員
應該很有立場談談這些事
屢勸不聽,有意借錢買股的人,事前該注意的事
或是已經借了,但來得及做好風控的管理
借錢買股的最大缺點就是
你已經把借款可能減少的風險透過別人
完全由自己承擔
這跟去幫別人借錢一樣
別人如果不還你錢,你還要自己另外掏錢去還給借你錢的人
這是個很不聰明的理財方式
會這麼寫,是因為很多人都不是商管背景
下面我都直接建議,不多說學理上或是研究統計上的依據
如果你是要借款買股去放個好幾年去賺資本利得與股利雙收入的話
事前請注意:
1.你打算要用多久、用多少錢去完成你買股的目標?千萬不要一次就買完了
2.借款(含其它借款與本次借款)的每月攤還額最好不要超過你月收入的1/3
3.在貸款到期前,不管你是借三年、五年還是七年期,你是否人生會有重大改變
例如,結婚、出國念書、搬家、換工作或是其它可能的大筆開銷?
4.投資標的的殖利率有沒有三倍於你借款的利率?若沒有,就不要想了
5.請你先估算,若把你目前的借款利率上升五十碼以上(年利率約為15%),在目標達成前,你是否負擔得起每月月付額?
6.如果你借到一段期間後,銀行給你抽銀根,限你三十天內還清所有借款,你做得到嗎?
7.請不要all in在某一個股上,你很難承受單一個股帶來的股價減損可能
8.如果、我是說如果,很不幸的你的投資失利,不但沒有獲利,反而都把借來的錢全賠光了,這樣會不會影響你的還款能力或是生活?(系統性風險)
如果你已經投了,況且還all in 在同一個股
1.建議你賣出部份持股,轉投其它市場波動度不同、但有三倍以上借款利率的殖利率股票,整個降低你的股票投資風險
2.請你好好考慮,借款期間中的股票配息配股,你是要拿來再投入?或是拿來先行還款?你可以好好利用你的數學能力去計算其中得失,記得把風險擺在第一考量
3.當投資的股數愈來愈多時,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已經隨著金額增加而降低,只要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可能你的資產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請你在每年年終前,在高興資產增加之餘,多想想如何降低風險
我還是反對借錢買股,不是單純的為反對而反對
看過太多的悲慘案例,當然你們都會說我不會是那個人
但,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站在玩轉過32倍槓桿的交易員角度
從我看過的的金融統計資料中
加上專業訓練出來的財務知識
才有以上那些對有意借錢買股的人事前注意事項
至於為何是三分之一、為何是三倍借款利率
這都是百年來的放款經驗告訴我們的最佳數字
其它的專業名詞簡介
以短支長---短期利率變動高於長期利率變動的風險
單一個股股價波動風險--Beta Value
最高放款金額(擔保放款+信用放款):每月本息攤還額不超過收入2/3,信用部份為1/3
Fed 近三十年來最高資金利率約為15%
銀行借款提前到期條款----銀行隨時可以抽銀根的依據(在你的借款借據裏一定有的但書規定)
系統性風險--不可分散風險,是影響所有資產的、不能通過資產組合而消除的風險。 如戰爭、天災、通膨等
autofans wrote:
看過太多的悲慘案例,當然你們都會說我不會是那個人
但,未來的事誰知道呢?
之前看到在原油正二那版,
石油王在12.13塊一直出來喊,
每個持有的人信心大增跟著附議
覺得要發發發了
到1.2塊時又才在說元大有問題...

至少是去買股票,還有可能升值
又不是拿去買奢侈品或是買車子這種負資產
說的也是沒錯啦
雖然我在四月初叫某人滾回去他的神壇後
我就沒再去關注他的那些"奇文"
聽說他在四月中旬就大發善心做些YT給初學者、新手
其中又有某段標題又提到外資的績效吧(好像是這樣,我不是記得很清楚)
我也懶得去看,反正替自己的行為辯護是人之常情
不過在昨天
居然從另位網友的文章中看到他又是鼓吹借款買股
畫了大餅告訴粉絲們,說有2000萬和200萬是不一樣的
真的是犯了財務管理上的風險大忌猶不自知
結果呢?他的粉絲又是提出邏輯很好笑的辯護
跟很愛貼資產的百達XX一樣
一直說這是他們的個人行為,經過深思熟慮....
我才又再次印證某位網友先前所私訊我的
這些人的說詞都很類似,有如宗教團體般的整齊劃一
都說我們沒有好好研讀某人的文章......
以至於片斷曲解某人的意思......
在我來看,是根本放棄獨立思考的權利
鼓吹借錢買股,成功是應該的
那失敗呢?誰能負責?這是誰起的頭?
最後還不是由各位自稱經過深思熟慮的粉絲自己承受?
更麻煩的是,若是此次借錢買股成功了
那以後不是又要講2億與2000萬是不一樣的
不就玩更大?後果誰能承擔的起?
我沒那麼壞心,詛咒這些人失敗
還特別寫開樓那篇很淺顯的說明與建議告訴已經上車的人
自己好好控管風險
要上車的人也先想想
至少,我可沒像某人那麼沒風度與氣度
一被批評就瘋狂來版狂罵
還要比財產咧
哈哈哈,真是快笑死我和小胖
要跟我們比財產,要不要先問問那位百達XX兄
我在五月三日的回文有沒有因此讓他來封鎖我...
言盡於此
雖然看到的人應該不會多
但能提醒一位是一位
只能說,可以少賺點
但不要去多賠
你們未來的路還很長
五年致富不會比十年來得好
你若沒有擁有相對應的智慧
所得來的財富也不見得留的住
讓你突然在短期內擁有一大筆錢
不會比你經過十年累績來的幸福
這是我這三十年在金融圈中
看盡不少人潮起潮落後的心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