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台聚13元持有89張,17元全出。
轉健喬25元,慢慢加碼到65張。
2022年:
健喬放了一年多仍沒漲,放到4月全出,
只領了一年股利。
堤維西20元持有25張,21元全出。
東陽33元持有20張,34元全出。
總結:
搞錯市場需求的重要性,
以及進場時機的重要性。
2020年疫情爆發,
理當應該先投入防護產業,
例如:疫苗、防護衣、口罩、耳溫槍。
而我卻投入"藥品"產業。
後來兩年過後,
才發現市場需求的順序..
疫情爆發(疫苗+口罩+耳溫槍) → 相關產業受惠(IC、海運、原物料) → 病毒共存(藥品)
如果這兩年將投入資金在市場的順序正確,
獲利是相當高的,
也就限這兩年,
或許明年民眾生活就恢復原狀了,
如果你已經長期的專業投資者,
相信絕對不會像我這樣都賣在起漲點。
以我買過的股票整體看來,
大概少賺了幾百萬有了吧,
有了這兩年的經驗,
下次一定要買對時機,
更是要抱緊處理。
再來是大家所說的空頭,
其實這上半年台股確實算走空,
但會漲的股票還是有的,
我說過了,
市場還是有些個股非常強勁,
前兩年沒漲到的,
會趁台股空頭時開始漲起來,
有做功課的就會知道我在說哪些股票。
6月已進入尾聲了,
順便結算上半年獲利,
下半年會慢慢把股利空格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