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需求增 "裝載管制員"幕後功臣

這兩年受疫情衝擊,全球航空業都受到重挫,不過「客運航班減少」加上「海運塞港」的問題,讓航空「貨運」的需求大增!除了運送防疫物資,也多了許多過去沒載過的貨,但送上飛機前都得靠貨運管制員評估,是否符合飛安標準。而貨物上機後又該怎麼擺放,也得靠裝載「管制員」來規劃,帶您直擊,這群航空貨運的幕後功臣。

載疫苗、送口罩,擔負航空國家隊重任,送「貨」是疫情下的華航人,兩年來的日常。這兩年空運需求大增,但把貨運上飛機前,不只得仔細核對,該怎麼擺,飛機才不會左右失衡、頭重腳輕,全得靠空間魔術師「裝載管制員」計算。

航空"貨運"需求增 "裝載管制員"幕後功臣
裝載管制員 趙若丞,「疫苗的部分,我們通常是用客機運送會比較多,那活生動物的話,因為牠體型比較大一點,牛或馬這些它會裝在木箱裡面,當然是上面有打孔的木箱,然後再由貨機作運送。」

別看她熟記各項SOP,轉到貨運部門其實才兩年,疫情前是地勤,如今服務對象從旅客變貨物,過去客機載貨,通常以海鮮、和牛等有效期的農產品為主,貨機則能載大型動物或機具,碰上疫情發展出的客艙載貨模式,則得更留意,尖銳、易燃物通通不能上機,貨物也得裝箱,避免傷到原有的乘客坐椅。

裝載管制員 趙若丞,「餐車平時有人的時候是用來用餐,沒有人的時候就是用來客艙載貨的部分,然後就真得像傳統人力,大家接龍一個傳一個,旅客會跟你講需求,但是貨不會,所以就是要隨機應變。」

貨物種類越來越多元,全因這兩年海運塞港,轉單效應讓不少過去沒載過的貨,跟著上門,從重量到評估危險型,能否符合飛安標準,都得靠貨運管制員逐一把關。

裝載管制員 黃浩瑋,「有急單就會以像企業包機的方式洽談,去年送了滿多健身器材到美國,以前貨運總是會有高峰或淡旺季之分,但現在幾乎就是從年初暢旺到年底,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說真的,在這種疫情狀況下,能有這種忙碌感的話也是覺得蠻珍惜的。」

本該受疫情海嘯衝擊第一排的航空業,卻異軍突起,華航貨運創下62年來最佳紀錄,除了靠機師讓航班不停歇,也多虧這群幕後功臣,一同扛起經濟動能和民生必需品供應的使命。
原址
===============================
原來還真的人坐的椅子攞放貨物,還以為是假的
剛進股市的萌萌噠小白,請大家多多關照。
2022-05-22 14:29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