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不要小看防疫險的後遺症

廢話不多說,直接算給你看,

如果產險公司賣20萬張防疫保單,大人小孩各5萬張,大人隔離及確診各賠5萬;小孩隔離賠2萬確診賠5萬,住院理賠就不算了。

指揮中心說,預估台灣16.5%的人確診時就與病毒共存,我解讀是取消隔離制度。

就以16.5%來計算,大人小孩都理賠5萬

確診理賠
20萬 x 16.5% x 5萬 = 16.5億。

隔離以確診3倍來計算,大人小孩各半

大人
10萬 x 16.5% x 3倍 x 5萬 = 24.75億
小孩
10萬 x 16.5% x 3倍 x 2萬 = 9.9億

確診加隔離合計要賠 51.15億。

以某 汽車集團來看,母公司持100%產險,20萬張防疫險保單,如果沒有以再保來分散風險,將吃掉今年50億的獲利,而這只算20萬張保單,如果是100萬張呢?


上述的數字都是保守估算的,以隔離來說,家裡有11歲以下的小朋友,只要小孩班上有一人確診,全班隔離,每需父母其中一人可陪同隔離,以一班25人算,等於一人確診,隔離人數達50人以上,12歲以上雖無須家長陪同,但也要隔離全班25人,因此推估當確診達16.5%時幾乎所有小孩都被隔離過至少1次了,因此隔離理賠絕不止上面算的金額。
再來16.5%確診時與病毒共存,應該是指取消隔離制度,保險公司自然不用再賠理隔離,但確診還是要賠的,因此確診理賠也不止上面的金額。
2022-05-01 7: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防疫險 後遺症
吞噬一千億獲利又怎樣 銀行不是只有保險部門

沒有什麼後遺症 平常人 關心這麼多幹嘛
保險風險評估沒做?賣的爽的時候都沒事,開始出現大量理賠後只能停售。至於已經成案的保約,當然按合同履約。台灣部分人很奇怪,明明保險是拿來轉嫁風險,確一堆人拿來賺理賠金。不過這也是保險業務的自食惡果,動不動就教你怎麼保理賠時才會賺到。因為照業務員的保法,事實上很多人都買了超過需要的保險。
南勢溪的彩虹

他也沒說錯..身邊很多人等著確診..也很多人得到了理賠..他們大部分也都有醫療險..最初也是業務員說賠率很大

2022-05-01 16:54
ee21

因為保險業自己也在投機啊.想趁機利用台灣人心理.爽賺一波防疫險.台灣人超愛買保險.這時稍微鼓舞一下,一堆人就買了.講白點,這就是投機遊戲

2022-05-01 19:47
king5943 wrote:
吞噬一千億獲利又怎樣 銀行不是只有保險部門

沒有什麼後遺症 平常人 關心這麼多幹嘛


如果是大型金控下的產險,後面有金控撐著,100億也只是小傷,但還是會影響股價,但像汽車集團下的產險,自己的股本小連母公司的股本也不到100億時,在產險賠個100億很可能是賠掉1~2個股本,這傷就不小了。

這文PO 在投資版,就是提醒 “投資人” 避開風險,平常人應該跑錯版了。
patpatcute wrote:
保險風險評估沒做?賣的爽的時候都沒事,開始出現大量理賠後只能停售。至於已經成案的保約,當然按合同履約。台灣部分人很奇怪,明明保險是拿來轉嫁風險,確一堆人拿來賺理賠金。不過這也是保險業務的自食惡果,動不動就教你怎麼保理賠時才會賺到。因為照業務員的保法,事實上很多人都買了超過需要的保險。


逐利是投資人的本性,不論是網站標錯價,胖手指下錯單,保險有利可圖,都會被投資人聞到。

前天新聞才報1家四口保16張保單,防疫理賠達160萬。
這會不會有人故意想確診拿保險金。不太確定保險的內容。但如果要住院才有理賠金...大部分人是輕症。
aa11zzxx

住院才理賠的話保單就很難賣了,因為要到達住院的門檻太高,現在連重症都不太給住院了。

2022-05-01 12:38
樓主是不是 小看了 保險業請來的精算師。。。

放心。他們已經考慮完各種情況。 沒有賺絕對不會賣。。
jack老大

要是有賺 就不會停賣了

2022-05-02 9:56
p33mcv wrote:
這會不會有人故意想確診拿保險金。不太確定保險的內容。但如果要住院才有理賠金...大部分人是輕症。


這就是最後停賣的原因之一,當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時,防疫險未達防疫目的反而助漲確診人數,這個道德風險一定存在。
廖小健 wrote:
樓主是不是 小看了 保險業請來的精算師。。。

放心。他們已經考慮完各種情況。 沒有賺絕對不會賣。。

留言 回覆


但如果真還有賺,各保險公司應該繼續賣,就算風險增加,只要加保費還是可以賣,為什麼有隔離確診理賠的防疫險都停了?
jack老大

1/4 都會染疫的話 考慮到保險公司也要賺錢 那保費可能要5萬

2022-05-02 10:06
t100390101 wrote:
廢話不多說,直接算給(恕刪)


所以版大想說啥?

保險公司只想賺你的錢、不想賠你錢
所以買任何保險都是沒意義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