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個人在金融界的工作經驗分享閒聊四

前篇文章中有網友要我自重
嫌我格局太小
在下在職場三十餘年
當過部門主管也不止二十年
退過部下報告不下百次
交易員在可注意而未注意情況下,莫名大賠千萬台幣
我也從未要員工自重或是罵員工這兩句話
這句請自重,看了我很不舒服
這幾乎是人格上的否定
可以針對事情的行為嚴厲批評都無所謂
去對別人做人格否定
你覺得換做是你,你能接受嗎?

言歸正傳
公司在申請設立許可的期間
得先要找些基礎員工
面談了二三十個人
老闆問我意見,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回答
因為除了少數幾個老闆找來的業內熟手外
其餘的都是應屆畢業生
說句實話,除了留美的那幾個人有企業實習經驗外
其它的人都是白紙一張
做儲備交易員還行
要當研究員
面談時的內容幾乎很難有辨別度
我只好又把球丟回去給老闆決定

後來除了一個來自中華開發的同業外
老闆錄取了兩個都是留美曾在高盛證券實習過的小妹妹
沒想到這才是我惡夢的開始
不是說她們表現不好
太求表現,搞得我這個代理主管壓力超大
就連我和那位來自中華開發的同業去彰化看廠時
都一直接到來自她們兩個的關心電話
有些東西看完問完還要消化一下
回到旅館還要去核對財報
甚至於還要去同業公會去調該行業的一些數據統計
有的還得去訪問上下游協力廠商
哪有可能立即就有結論
況且,在做田野調查時
我還得跟搭檔先套好招
一些關鍵問題要有順序的提出
或是突襲
免得被對方給唬弄過去
其實這都是每個法人投資前必備的工作
那些企業其實也都知道
所以,就要看我們下的功夫有多深
未來投資的重點在哪裏
財報上的呈現,只能看出局部
經理人的特質與董事長未來經營的方向
才是我們看重的地方

其實,我寫過的報告裏建議可以投錢進去的
投資失敗的大概有17%(失敗的經驗總是記得特別清楚)
其中後來直接倒閉的有6家公司
我們部門寫過的,也有20%左右失敗
我這主管當的是十分失職
除了我被降薪外
也給交易室很大的壓力
這些都是後話了......

其中六家倒閉的上市公司
都是傳統產業,本業的利潤不高
因為競爭力不夠,所以就想些有的沒的去賺錢
結果,老闆根本不是搞財務操作的料
本來本業就不好,結果業外也是大虧
我那位同事,當時並不認為本業不好就該保守應對
反而該趁還有現金正流入,還可以貸款時就去擴展多角化經營....
他出身中華開發這種類投銀,想法是沒錯
也幫這些企業找了些資源協助,可是他忽略了一件事
人,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
這是我在銀行做法金與個金時的經驗

當我看到原本是黑手的董事長
握手時看到他的手白晰光滑
就知道他似乎開始享受上市後的甜頭,沒在像以前一樣
好好經營本業
另外一家的董事長辦公室
比我老闆的辦公室還大了快兩倍
我還看到有放高爾夫球桿
另外一家做磁磚的公司
停車場上的豪車都是董事長一家人的
沒半台是訪客、廠商或是員工的
雖然我心有警覺,但不夠強烈
當時身兼數職,沒時間再做深入研究
所以就按同事的看法下筆
僅是要求注意EBIT及應收帳款的週轉率....
後來股票變璧紙
所以我被降薪,無話可說

當一家公司本業也不強時,去跨足做其它行業
美其名是轉型,但要看的是
高階主管是不是趁機撈錢
一旦這家公司說要轉型
看看連本業都不好
這失敗的機率絕對大增
我就看過一家日薄西山的企業說要跨入文具行業
向銀行舉債了我記得是3億台幣
然後採用的是DM銷售,送貨到客戶府上或是公司
聽到時我差點沒罵出來
該公司的董事長是個老狐狸,會放任兒子幹這種事?
我光是算了算整個銷售成本及銀行利率
發現最快兩年內一定把錢燒光
財報上一定是這樣顯現
實則是不曉得有沒有把錢先A走一半
那家銀行也是幫兇
這種只有董事長作保無其它抵押品的貸款也能過關,很扯
這只要有一般常識即可
送貨的車隊可以租賃啊,還可以抵稅
幹嘛要用買的?
每筆訂單的最低送貨金額設在500元,毛利有多少?誰會一次買到500元?
重覆性購買的可能有多少?
這種模仿日式DM銷售的方式,有做過調查潛在客戶在哪裏?
果然,不到兩年,就拖垮整個企業
我都在懷疑根本不是轉型失敗,是標準的有計畫掏空公司資產
雖然這是二十多年前的實際案例
還是可以當做借鏡
股市裏的類似情況還在上演

上面所寫的是哪家上市公司?你猜得到嗎?
2022-04-04 2:36 發佈
你騙人喔 wrote:
前篇文章中有網友要我...(恕刪)


從你的話中得到很多收穫
謝謝您的分享
自不自重 不重要
實話實說 就值得
例如 美國電影中,時常有的 話家常閒聊橋段
例如 美國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中的話家常閒聊 橋段 很好啊 !

請教樓主
論壇作者a2385994說的~ 交易量少的股票

我很好奇
股王大立光算是甚麼股票 ? 最近交易量很少。
沒甚麼意思,您說~我聽。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這家公司很有骨氣,當初不少人拿著錢上門,結果都被拒絕,產品做到不可被取代,很厲害但也是有危機,毛利高到無法無天,跟台積一樣,要是市場需求下降,很有可能面臨毛利率保五十的決戰

2022-04-04 13:36
philipe05013835

其實大立光公司本業都ok,只是老闆不太care股價(不想搞一堆財務操作提升股價,是值得稱讚)

2022-04-04 17:07
企業經營者如果開始了享樂人生,不務正業,投資者確實應該注意。當然如果只是買豪車豪宅,應該還OK,畢竟那是他辛苦得來的。景氣反覆無常,經營企業如履薄冰,一個錯誤決定就可能導致破產。所以買股票的第一要務是要看經營者的品德是否正派以及是否專注本業。我很欣賞華碩創辦人施崇棠,聽說他很愛看書,他的辦公室到處擺滿了書,他看書是為了從中汲取靈感,擘劃公司未來。所以我的投資組合裡一直都有華碩。
沒待過創投或直接參與投資的基金

就我所知,上述兩類應該會對投資的標的物做D.D.

樓主的DD是自己執行 無委外嗎?
yen_kofu

Due Diligence (DD,投資風險評估)

2022-04-04 20:16
jiangj01

DD,這個我在管理團隊時,上頭的老外要我做每個人的詳細工作內容叫做DD.我不是財務方面的工作。也感謝樓主的分享,增廣見聞。

2022-04-04 20:51
你騙人喔 wrote:

其實,我寫過的報告裏建議可以投錢進去的
投資失敗的大概有17%(失敗的經驗總是記得特別清楚)

(恕刪)


〉〉〉

以前從事過汽車貸款部門主管

審核貸款案件退件比例

大概是15%~20%

造成逾期放款的只有1.2/1000


投資失敗17%

有點不敢想像?

部門的利潤率有這麼高嗎?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做天使創投失敗20%還算低的,只是我們公司在台灣才剛起步,前三年就虧掉4000萬美金,可能獲利的標的還沒成熟,台灣分公司的報表很難看

2022-04-04 13:39
escudolin

天使投資,感覺好像白白送錢給人

2022-04-04 18:04
你騙人喔 wrote:
每筆訂單的最低送貨金額設在500元,毛利有多少?誰會一次買到500元?
重覆性購買的可能有多少?
這種模仿日式DM銷售的方式,有做過調查潛在客戶在哪裏?
果然,不到兩年,就拖垮整個企業
我都在懷疑根本不是轉型失敗,是標準的有計畫掏空公司資產
雖然這是二十多年前的實際案例
還是可以當做借鏡
股市裏的類似情況還在上演


當然有啊
還有上市的IC設計公司10幾年前轉行做建設公司兼賣現在很夯的電子產品
在百貨公司有門市部,哪間我就不講了
有在金融界研究部待的一定知道
philipe05013835

我只是散戶,但我猜威盛電子XD

2022-04-04 17:17
WANG_IC

茂德??

2022-04-10 17:21
謝謝樓主分享
看完這篇的心得:
書上都教經營者的品格很重要
但是像樓主這種可以跟經營團隊對話,就近觀察,負責把關的老手,對於公司經營的評估也有20%走眼的機率
更不用說們這種小散戶,哪裡知道經營者品格?大部分都是雜誌或網站的造神

小散戶大概要先分清楚自己要投資或投機,然後各自找方法
投資就好好去算公司價值,還有注意老闆品格
投機就不要貪心,賺能賺到的就好
tteffuB 特肥吧

沒錯! 登上財經雜誌、周刊就該出貨了。

2022-04-04 9:52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在美國曾有個研究,把一堆商業期刊在每年年初看好的股票做一統計,年底驗證準確性如何,結果是很讓人失望的。有毒舌記者說道,恐怕找隻猴子去射飛鏢選股都不輸專家的推薦

2022-04-04 13:43
你騙人喔 wrote:
前篇文章中有網友要我(恕刪)


有內容!
久大資訊嗎?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代號9922

2022-04-04 13:45
chen1970

9922 優美

2022-04-22 23:09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