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我投了

2022-02-22 17: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Gogoro
Gogoro的商業模式,符合碳盤查中「範疇四」的減碳標準。


所謂的範疇四,指的是一家公司的產品或商業模式,能積極達成「負碳」的效益。


https://udn.com/news/story/6841/6133950
投資GGR的利空點
1. 換電, 然後每月付租金? 還是需要時 再租就好? 或是 在家充電?
換電不一定是未來的主流
2. 由公布財報看, 雖強調EBITDA是正數, 但不公布淨利
很可能公布後, 是巨虧, 因為高額設備折舊? 這不確定
毛利率20%上下, 公司估計2025年後僅17.2%(應該是因為中國零組件收入增加)
這跟公司宣稱作為一個平台(系統)公司應有的毛利水準有差異
3. 跟中國/印度的合作, 會不會成為一個踏腳石? 用過即丟?
HAAS的平台是否容易被複製抄襲?
4. 上市價格似乎過高, 2021年期中淨值僅$0.7, 但要用10塊上市, 雖然PIPE投資者
也是用10塊認購, 包括鴻海, 但總讓人疑慮, 尤其去年來美國SPAC股票上市後大跌居多

投資GGR的利多點
1. 換電?充電?之爭 我比喻就像龜兔賽跑, 起初充電跑得快, 因為資本投入低
不用大量設換電站, 但只要換電站足夠, 換電系統很快會迎頭趕上
2. 分析GGR財報, 收入主要分兩大類, 硬體與換電收入, 後者毛利率很高(可能達50%)
也很穩定, 一台車可以連續收10年, 黏固性也高; 硬體則又分為台灣品牌及國外零組件
這部份應該就靠中國營收是否衝量了
3. 2022年開始, 在中國與雅迪/大長江合作, 提供電池/平台等產品, 杭州/無錫/昆明總計已約130個換電站
在印度與最大機車公司HERO合作, 今年HERO推換電機車; 在印尼與GOTO合作, 先從GOSHARE共享開始
同時, 在供應鏈上與鴻海合作
如果一切順利, 營業額的爆發是有機會的, 前提一切順利?
4. 公司估計22-24年, 共需資本投入約5億美金, 做為海外擴充市場之用, 因此, 此次SPAC IPO 在時機上, 是勢在必
行, 若失敗, 再等大半年進行傳統IPO可能錯失機會; 中國/印度/印尼都在22年開始會進行電動機車的大量投資推
展, 而且群雄竟起, 落後就代表失敗
5. 符合國際大潮流趨勢, 無政府監管/地域政治問題, 各國政府普遍鼓勵電動機車的投資
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利多點吧
加碼PPGHW AT1.29
等開牌
3/31 殼公司投票是否通過合併
選到期限最後一天
真是磨人
2022/03/30 11:24:41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

國發會今(30)日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能源配比中的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升突破六成,並以2025不再興建新燃煤電廠、2030風力光電累積裝置容量達40GW、2035智慧電表布建率達100%、2040燃煤燃氣電廠依CCUS發展進程導入運用,以達到2050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60%和智慧變電所布建率達100%,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至於要如何一步一步來?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今年底會再進一步公布2030的減碳目標。

針對企業擔心在淨零碳排推動過程中是否會產生電力不足的疑慮,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強調,長期來講電力成長預估為2%上下0.5個百分點的空間,這足以支撐企業界未來的成長發展。另,針對企業擔心會不會發生綠電買不到情形?龔明鑫也喊話要企業界不用那麼擔心,會先要求大企業購買綠電,中小企業到達可以承受時才會做這樣的要求,而且會保障一定比率的綠電讓中小企業採購,經濟部、環保署也會共同合作,從宣導和輔導多個面向協助中小企業度過轉型。

此外,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也明訂2030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屆時電動車市售比達30%、電動機車市售比35%,2040年電動車和電動機車的市售比將達100%,也就是說2040新售車輛不再有燃油車。對此,龔明鑫表示,關於這個目標設定,不會用禁售手段,而是會採補貼和外部成本內升化的方式來達成,或許還有氫能車的發展也不一定。

龔明鑫也針對2050淨零轉型計畫預算,龔明鑫指出至2030年預算達近9,000億元,其中再生能源及氫能2,107億元、電網及儲能2,078元、低碳及負碳技術415億元、節能及鍋爐汰換1,280億元、運具電動化1,683億元、資源循環217億元、森林碳匯847億元、淨零生活210億元。

國發會並提出包括: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公正轉型等12項關鍵戰略。
上市掛牌前一天
似乎發動了
續加碼
起床號

多謝樓主的資訊,我二月小投了500股,感謝

2022-04-05 20:34
留個訊息, 當作關注.
繼台塑後
銀行也加入補助員工購買電動機車的行列


銀行拚永續 挺綠色金融

2022/04/06 00:57:36
經濟日報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

疫情加速企業推動ESG(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推動淨零碳排成全球共識,對金融業來說,綠色金融不僅是現在進行式,更是企業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目標,各家也紛紛祭出實際行動,展現愛地球決心。

台新金提出的「綠色生活」方案,具體行動涵蓋食、衣、住、行等四大面向。根據台新內部調查,37%員工騎乘機車上下班,為促進低碳出行,台新金推動低碳運輸產業鏈發展,攜手Gogoro以客戶生活為核心,結合雙方服務,跨界組建生態圈聯盟,提供所有員工汰舊換購Gogoro電動機車補助,成業界領頭羊。

消費金融部分,業者也鼓勵綠色融資。渣打銀行針對有購屋需求的客戶,購置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評定核發「綠建築標章」的「黃金級」與「鑽石級」綠建築建物,不論建物所在地區,或是貸款申請人是否曾與渣打銀行往來等條件,一律提供房屋首購1.31%,非首購1.33%的一段式優惠年利率,更加碼享免帳管費、審查費優惠,讓永續也能享利。

在金管會鼓勵下,至去(2021)年12月底,本國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放款餘額達新台幣1兆3,817億元,年增1,960億元,除對企業綠色融資,銀行也鼓勵一般民眾成為推動ESG及淨零碳排的一份子,購置綠建築,修繕建材、購置節能省水產品及電動汽機車等,提供綠建築房貸、綠色消費性貸款,甚至綠企業員工信貸、永續定存、綠色外幣優利定存等。

滙豐(台灣)銀行也推「綠建築優惠房貸專案」及「綠動優惠信貸專案」,協助民眾能更輕鬆入住綠建築與添購電動交通工具。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