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綠角不預測股市漲跌的疑問

綠角認為預測個股漲跌是不可能的,所以買進指數就好,日本泡沫經濟後,股市下跌了20年,由此可知一個國家的股市未來不一定會上漲,漲跌也很難預測,所以分散投資全球各國指數,但是投資全球各國股市應該是認為全球股市整體而言,未來上漲的機率較大,所以也是在預測啊!如果認為全球股市整體未來的漲跌不可預測,那投資未來不知道是漲是跌的全球股市算是在賭博嗎?
2022-02-13 15:22 發佈
對,所以我比較喜歡另外一位有出書的理財作家的觀念。

他認為「投資就是一種賭」,因為是賭,所以妳要很慎重、很慎重去評估要不要買進某某股票或ETF或期貨?要在什麼價位買進?妳要站在多方還是空方?


Dennis2420 wrote:
綠角認為預測個股漲跌是不可能的,所以買進指數就好,日本泡沫經濟後,股市下跌了20年,由此可知一個國家的股市未來不一定會上漲,漲跌也很難預測,所以分散投資全球各國指數,但是投資全球各國股市應該是認為全球股市整體而言,未來上漲的機率較大,所以也是在預測啊!如果認為全球股市整體未來的漲跌不可預測,那投資未來不知道是漲是跌的全球股市算是在賭博嗎?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Stan0321

彼得林區也認為投資是賭博,但是一種自己能控制勝率的賭博。

2022-02-14 20:31
刪..刪...刪...刪...刪...刪...刪
Dennis2420 wrote:
綠角認為預測個股漲跌...(恕刪)

投資有風險,投資風險不會因為預測或不預測而消失~
Dennis2420 wrote:
綠角認為預測個股漲跌(恕刪)


重點不是預測。

重點:情報分析修正後的正反兩方面的策略避險。


市場經濟來自於人性。人性又是自私基因組成。

樓主去想想:市場演化機制是可預測性?


結論:避險
各國央行的錢會越印越多是一定的,你手上的錢會貶值,購買力會越來越少是一定的

美國過去60年貨幣供給量增加75倍

台灣過去60年貨幣供給量增加1000倍

日本1960-1990貨幣供給量增加50倍,這段時間日股指數也漲40倍
1990-2016貨幣供給量只有翻1倍,日股表現就滿鳥的

跟歐洲比美國是一個很願意用通膨換取經濟成長的國家,從200年前到現在都是這個樣子
那不算是綠角的"預測",他是引述幾本投資經典的論述。

包含了相信人類未來會繼續繁榮向上,以及上面有人提到基於貨幣增發與經濟擴張等等。

另外,整體市場報酬就是所有參與此市場的投資人平均報酬。

假設未來全球股市真的因為某種原因而持續向下二三十年以上。使用其他投資方法的人也不會太好過。

指數化投資人的投資報酬率就是整體投資人的PR值80,如果連PR80的報酬率都是負數,那大概只有超級高手才能拿到理想的報酬了。

補充一下股市報酬平均與中位數關係
ted90472

我假設你是指數投資人,那你的報酬平均也是市場的50%,頂多打敗一半的人,為什麼可以打敗8成咧

2022-02-13 22:17
sgxm3

因為股市報酬是正偏態分佈,平均數比中位數高。

2022-02-14 6:00
不預測不是綠角提出的
很多人都提出過

今周刊
神仙才能預測市場

"證券分析之父葛拉漢曾說:「我在華爾街六十多年的經驗中發現,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
巴菲特說:「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
彼得•林區說:「不要妄想預測一年或兩年後的股市走勢,根本不可能。」"


不預測的原因是很難預測
不是不可能
如果有人對某一產業學有專精甚至是有內線
當然可能可以預測準確

那不是股神而是一般韭菜
是不是就該放棄投資股票市場?

你可以像股神一樣做價值投資
但是股神畢竟是少數
也不是一般韭菜隨便就可以仿效成功的

最簡單就是買進市場並長期持有
就有機會獲得市場獲利
注意是有機會而不是保證獲利
這完全不需要知識技術,需要的是耐心

至於未來上漲機會高
是基於過去統計得到的推論
是一種預測
但不是你想像中毫無知識含量的預測

比如天氣預測
一種預測是基於科學,從各種科學數據,過去資料和電腦模擬所預測出來的天氣預報
另一種是一個人看看今天天空雲層多少就下的預測
同樣是預測
兩個意義不一樣
好想放假
推薦你上Boglehead

綠角解釋的其實就是伯格教義
Dennis2420 wrote:
不預測股市漲跌的疑問



此問題來自於 大部分凡人 沒有適當的可分析數據

意思就是需要 時間 + 費用 + 能力

在一個進行的趨勢中, 統計出各個階段的 "預期中及可能性較高的突發事件" 對趨勢的影響程度,

然後就是 估計"相關事件"的反應時間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