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幫家父理財,但由於先前從未在台灣投資的經驗,爬文有看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想在這裡根據自身的情況發問,希望有經驗的鄉民可以指點迷津。
目前的情況是
- 家父已年過90了,目前在台銀有定存。我的理解是他在台灣證券有股票交易戶頭。
- 家父之前有詢問過其他理財方式,可是必須要每月都可以有錢拿的。我稍稍做了點功課,應該會取消定存然後平均分買00878,00888,00896和0050 ETF,每月領息。
我想請教的是
- 我的理解是其他獨立網路交易平台手續費較低,如基富通。可是父親年事已高,我又人在國外,看官網開戶教學我覺得必須人在台灣才可行(我家連讀卡機都沒有)。這種情況下是否用台灣證券的戶頭交易還是利大於弊呢?
- 我自己在台灣銀行也有一個股票交易帳戶,不過我想試試基富通。有鄉民有從國外開戶的經驗嗎? 還是我可以先用台銀交易,之後再轉去基富通?
謝謝
swabber wrote:
如果你人在美國,直接(恕刪)
我人在澳洲。我自己還是其次,主要是要幫家父打理,所以可能在台灣交易還是比較容易。
不過謝謝您
Renault Clio Sport F1R27
Land Rover DS HSE 180
hsing_lee wrote:
只要穩穩有月息就夠了。
想要每個月都配到息,請參考這裡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1&t=6458905&p=1#83890411
hsing_lee wrote:
請教交易平台
看了那幾支 ETF,都是股票,應該做不到「月月領息」吧。不過如果要把「年年領息」自己分成 12 份來當「月月領息」,還有個方法可以考慮。
簡言之,用期貨帳號,做長期有逆價差的商品之長期轉倉,可以獲取「年年領息」的效果,而且每年的成本比ETF被扣掉的管理費與稅低。另外,因為是期貨,資金不用一次全數到位,而是用保證金制,所以多餘的保證金,可以分批定存銀行,待有需要時再解定存轉至期貨帳號 (需要補保證金至安全水位時)。
基本上,一個銀行帳號,開通網路銀行,一個期貨帳號,一支手機,已是所有需要的工具了。不過開戶的話,就要令尊帶著銀行帳戶,跑一趟期貨公司開戶並設定出入金帳戶,再跑一趟銀行設定期貨帳戶為約定轉帳的帳戶,之後一切就可以靠網路和手機解決。
提醒一:要找在台灣合法設立的期貨公司開戶,不要誤用到地下期貨。基本上,網路上一大堆俊男美女在廣告,敢打著大大的標題說他/她是哪家期貨公司的營業員的那些公司,而且營業員多到數不完的那幾間,都不會是有問題的,不然馬上就被報警了。
提醒二:現在大盤在歷史高點上,適不適合在這個地方開始買基金或ETF或建立長期轉倉的期貨多單,要自己好好考慮考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