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房地產泡沫如果真的破掉

記得2020年新冠肺炎剛出來時候,為了防止口罩被炒作。
有一則新聞是說有某間藥局因為口罩多賣"五元"就被檢警調查。
那時候我就覺得好笑。
房地產被惡意炒作到幾百萬不抓,口罩只是多賣個5元為什麼要查?

隨著新冠肺炎時間拉長,才發現台灣的經濟謊言不止一個。
以前常說不對中國開放觀光會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
現在的台灣不但不對中國開放,連其它國家也沒開放。
這時才發現,其實台灣旅遊靠內需市場是可以活下去的。
只是台灣旅遊真的CP值太低,更別說台灣人口中的"風景"在很多國家是"日常"。

回到房地產主題。
在先進國家如新加坡或者德國,都知道房地產為民生用品,不應該拿來炒作。
新加坡有高達九成的人住"公共住宅",而德國更可能因為炒作被處以"刑罰"。

而台灣則因為普遍台灣人不認為房地產是民生必需品,認為房地產可以炒作。
導致大量有錢人即使再有錢,也要把錢放到房地產,不願意進行任何投資。
因為投資容易失敗,更別說很多台灣有錢人不認為讓社會更好是種責任。

如果有天台灣出現了像極端主義的總統,去把房地產持有成本增加,
讓有錢人瘋狂拋售房地產,是不是沒有想像中可怕?
2022-01-03 3: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地产泡沫
tom7629 wrote:
記得2020年新冠肺(恕刪)


房地產泡沫只存在房產自有比例低的國家,如日本,國民普遍都選擇租房而不買房,導致房地產持有者欲轉售的承接買盤力道薄弱,加上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自然房價就崩盤了。

在台灣,哈買房的人一堆,半夜三點還在幻想房價崩盤要買房,房價要怎麼崩盤?

實際的作法就是「拒絕買房只租房,等少子化人口老化,走日本模式就崩盤了」。
不要再哈買房了。
tank0122

等躺平族多一點,很快就會崩了~沒有買賣,沒有傷害

2022-01-03 15:21
chlu1129

問題是大家嘴巴上講要一起躺平,但身體都還是保持準備起身,所以隨時都會有準備好的人爬起來;一直喊空的人,不也就是想撿便宜嗎?只是每個人對便宜的定義不一樣而已

2022-01-04 10:53
我一個認識多年的好朋友, 單身女生, 年紀 3X 多歲, 前一兩年買了一間全新的房子, 房價是 1500 萬元.

這筆房貸聽說有 "技術性錯誤" 所以結果就是有超貸, 而多的拿來當裝潢費用, 倒也不用再額外拿錢出來.

第一次去她家作客, 很羨慕她, 也很替她感到開心, 畢竟能有自己的窩, 是非常多人的夢想, 也是一個家該有的最基本的要素.

可是去她家第二, 三次後, 我卻不再替她感到開心, 而是替她感到非常大的壓力與不安.

貸款 500 萬, 本金償還一個月要還銀行 25,000 元, 我估計她的房貸一個月要還 5 ~ 7 萬, 她跟我說她不敢去看, 只能每天努力工作.

這種壓力, 要持續, 超過 20 年. 而且她的收入不能有絲毫差錯, 不能失去收入能力, 否則, 過去支付的房貸將化成泡影, 直接被銀行收走.

這 20 年她可以有任何生活品質嗎? 我覺得難. 去她家, 雖然裝潢是全新的, 但她不敢買大電視, 沒有空氣清淨機, 不敢買電腦, 更不用說擺設

這, 就是台灣超級可惡, 可怕的高房價, 帶給這一代, 下一代的超大問題, 但, 政府本身就是始作俑者, 根本無心去解決 (連去面對的心也沒有).

元旦蔡英文總統一句 "通膨, 高房價是全世界都要面臨的挑戰" 讓我感到極為失望. 然後呢? 政府就雙手一攤, 沒有辦法了? (事實上也都一直沒有有效的作為)

房價要漲, 如果結合以下幾個元素, 我沒意見: 百姓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 老舊房子強制都更 / 囤房稅的機制, 因為買東西講的是實在, 更何況是要花盡一兩代人積蓄的房子? 收入沒有增加, 房價增長就是泡沫; 因為沒人付得起; 房子老了沒有都更, 地震來就裂就倒, 然後就沒了; 大家的辛苦積蓄, 家人生命賭壓在隨時會倒塌的垃圾上, 這也是泡沫

可惜的是台灣人只要有錢賺, 良心都可以被狗啃了沒關係, 對, 事實就是那麼醜陋, 所以誰說台灣人真的是善良, 最美麗的風景真的是人?

我不覺得台灣的房價會持續攀高到哪裡, 但我看到的是萬一泡沫破了, (沒有支撐了) 那會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銀行到時手上滿滿的房子, 錢卻泡沫化不見了.

沒錯, 泡沫要不要破, 其實是政府說了算; 但沒有早日破滅的泡沫房價, 就沒有真正的脫胎換骨, 嶄新的台灣生命原動力, 國家走向國力衰退, 少子化但老人問題持續增加的時代, 正在進行式中
george306

漲價? 她買一坪 47, 現在樓下成交價 35.......上面懷疑的人跟我私訊約, 我帶你去看

2022-01-03 21:11
larryryo

看不懂在講什麼+1

2022-01-05 20:26
george306 wrote:
我一個認識多年的好朋(恕刪)


這女生有問題,沒能力就不要買1500的房加裝簧,正常有3-400萬頭期要買1500萬,貸1200 ,30年的話 一個月 付 4萬 也比她現在要付5-7萬低很多!她不知是從哪裡的怪管道買房的,是用信貸加房貸的方法,搞的自己變這樣。
george306 wrote:
我一個認識多年的好朋友, 單身女生, 年紀 3X 多歲, 前一兩年買了一間全新的房子, 房價是 1500 萬元.

貸款 500 萬, 本金償還一個月要還銀行 25,000 元, 我估計她的房貸一個月要還 5 ~ 7 萬, 她跟我說她不敢去看, 只能每天努力工作.

麻煩你再確認一下數字

房價是 1500 萬元
貸款 500 萬?
還款壓力根本不大嘛
zxcpk

痾其實寫得很清楚 但大家理解不同 他應該是說貸款500萬一個月要2萬5但她朋友貸款1500萬(超貸) 所以是5-7萬這樣應該滿好了解吧 就是AB約拉

2022-01-03 21:47
zxcpk

痾其實寫得很清楚 但大家理解不同 他應該是說貸款500萬一個月要2萬5但她朋友貸款1500萬(超貸) 所以是5-7萬這樣應該滿好了解吧 就是AB約拉

2022-01-03 21:47
george306 wrote:
...元旦蔡英文總統一句 "通膨, 高房價是全世界都要面臨的挑戰" 讓我感到極為失望. 然後呢? 政府就雙手一攤, 沒有辦法了?... (恕刪)


電不夠?
政府:公投結果是全民不要核電,不是政府不要。

那我們花那麼多錢養政府幹嘛!沒有政策、沒有規劃,全民造業全民擔,所有事公投就好。
johnny7788

電力儲存方式有很多種,不是只有鋰電池,生活中普遍看到鋰電池是因為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台電應該會考慮其他儲能設施,大致上有壓縮空氣、水力、融鹽、飛輪等方式。

2022-01-03 12:25
bryan001

但是目前台灣主推的就只有風力和太陽能,其他都還只是測試,也沒有要放進綠能,問題是光電太陽下山就沒了,台灣風場大多設在西部,穩定的東北季風只有在冬天,但是台灣用電高峰是在夏天

2022-01-03 20:42
德國首都柏林過去五年房租飆漲42%,十年來看更是翻倍!
自疫情以來更隨著房價持續上漲,去年還公投制定租金天花板上限,
2020年四月法院裁定無效。
德國首都柏林去年房價大漲11%,房地產商和對沖基金聯手炒房,讓房價高不可攀,
四分之三的柏林民眾買不起房只能租房。
德國柏林人75%靠租房 房租5年飆漲42%


德國的房價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


歐元區的房價指數雖然沒有創新高,但也算是高點

我知道買不起房但很想買房的人,都期待房地產泡沫破掉,
整天拿別的國家的狀況來安慰自己,而且對講出來的國家也不了解。
房地產每個物件都是獨特的,
例如台北跌,台中台南高雄可能漲,大安區漲,萬華區可能跌

要全面崩盤只有一個可能性:中共打來
不然不要整天幻想全面崩盤,面對現實,去買間自己負擔的起的房子吧
milktoface

記得曾經有個障胞說,德國限制房價一年只能漲 1%。

2022-01-04 8:02
brandonhu

那些相信政府政策,一直沒買房的德國人現在不知道怎麼想?[怒]  能力能負擔,房價低時,一定要買的。沒有一個國家能保證任何事的

2022-01-09 15:28
放心啦,泡泡破掉那群整天等崩盤的低端魯蛇一樣不敢買
機會,就像老二一樣,緊握就會變大
herblee

是政府有義務進去買, 查清楚價差, 課以增值稅,買到沒有炒作的價錢,然後以社會住宅出租

2022-01-03 11:55
tom7629 wrote:
記得2020年新冠肺...(恕刪)

可是你知道德國房價也是噴高高耶
herblee

柏林選民公投明確告訴房東:公共住房比炒高房價更重要。9 月 26 日,全市全民公投以 56% 的投票率通過了征用屬於大型房東的出租物業,並將其轉變為社會住宅的公投。兩者的租金不同 。台灣應該效法。

2022-01-03 10:39
030861368

herblee 人民素養差太多

2022-01-03 12:13
美國10年債 的長線圖型 都還是向下的趨勢 錢沒地方跑,房市股市要爆掉滿難的

唯一想到台灣房市有可能大跌的情境是 台海發生戰爭

極端主義的總統通常手中也會有不少房地產,立委手中也有一大堆房地產,不太可能做出違反人之常情的事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