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20年新冠肺炎剛出來時候,為了防止口罩被炒作。
有一則新聞是說有某間藥局因為口罩多賣"五元"就被檢警調查。
那時候我就覺得好笑。
房地產被惡意炒作到幾百萬不抓,口罩只是多賣個5元為什麼要查?
隨著新冠肺炎時間拉長,才發現台灣的經濟謊言不止一個。
以前常說不對中國開放觀光會對經濟產生嚴重影響。
現在的台灣不但不對中國開放,連其它國家也沒開放。
這時才發現,其實台灣旅遊靠內需市場是可以活下去的。
只是台灣旅遊真的CP值太低,更別說台灣人口中的"風景"在很多國家是"日常"。
回到房地產主題。
在先進國家如新加坡或者德國,都知道房地產為民生用品,不應該拿來炒作。
新加坡有高達九成的人住"公共住宅",而德國更可能因為炒作被處以"刑罰"。
而台灣則因為普遍台灣人不認為房地產是民生必需品,認為房地產可以炒作。
導致大量有錢人即使再有錢,也要把錢放到房地產,不願意進行任何投資。
因為投資容易失敗,更別說很多台灣有錢人不認為讓社會更好是種責任。
如果有天台灣出現了像極端主義的總統,去把房地產持有成本增加,
讓有錢人瘋狂拋售房地產,是不是沒有想像中可怕?
這筆房貸聽說有 "技術性錯誤" 所以結果就是有超貸, 而多的拿來當裝潢費用, 倒也不用再額外拿錢出來.
第一次去她家作客, 很羨慕她, 也很替她感到開心, 畢竟能有自己的窩, 是非常多人的夢想, 也是一個家該有的最基本的要素.
可是去她家第二, 三次後, 我卻不再替她感到開心, 而是替她感到非常大的壓力與不安.
貸款 500 萬, 本金償還一個月要還銀行 25,000 元, 我估計她的房貸一個月要還 5 ~ 7 萬, 她跟我說她不敢去看, 只能每天努力工作.
這種壓力, 要持續, 超過 20 年. 而且她的收入不能有絲毫差錯, 不能失去收入能力, 否則, 過去支付的房貸將化成泡影, 直接被銀行收走.
這 20 年她可以有任何生活品質嗎? 我覺得難. 去她家, 雖然裝潢是全新的, 但她不敢買大電視, 沒有空氣清淨機, 不敢買電腦, 更不用說擺設
這, 就是台灣超級可惡, 可怕的高房價, 帶給這一代, 下一代的超大問題, 但, 政府本身就是始作俑者, 根本無心去解決 (連去面對的心也沒有).
元旦蔡英文總統一句 "通膨, 高房價是全世界都要面臨的挑戰" 讓我感到極為失望. 然後呢? 政府就雙手一攤, 沒有辦法了? (事實上也都一直沒有有效的作為)
房價要漲, 如果結合以下幾個元素, 我沒意見: 百姓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 老舊房子強制都更 / 囤房稅的機制, 因為買東西講的是實在, 更何況是要花盡一兩代人積蓄的房子? 收入沒有增加, 房價增長就是泡沫; 因為沒人付得起; 房子老了沒有都更, 地震來就裂就倒, 然後就沒了; 大家的辛苦積蓄, 家人生命賭壓在隨時會倒塌的垃圾上, 這也是泡沫
可惜的是台灣人只要有錢賺, 良心都可以被狗啃了沒關係, 對, 事實就是那麼醜陋, 所以誰說台灣人真的是善良, 最美麗的風景真的是人?
我不覺得台灣的房價會持續攀高到哪裡, 但我看到的是萬一泡沫破了, (沒有支撐了) 那會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銀行到時手上滿滿的房子, 錢卻泡沫化不見了.
沒錯, 泡沫要不要破, 其實是政府說了算; 但沒有早日破滅的泡沫房價, 就沒有真正的脫胎換骨, 嶄新的台灣生命原動力, 國家走向國力衰退, 少子化但老人問題持續增加的時代, 正在進行式中
george306 wrote:
我一個認識多年的好朋(恕刪)
這女生有問題,沒能力就不要買1500的房加裝簧,正常有3-400萬頭期要買1500萬,貸1200 ,30年的話 一個月 付 4萬 也比她現在要付5-7萬低很多!她不知是從哪裡的怪管道買房的,是用信貸加房貸的方法,搞的自己變這樣。
自疫情以來更隨著房價持續上漲,去年還公投制定租金天花板上限,
2020年四月法院裁定無效。
德國首都柏林去年房價大漲11%,房地產商和對沖基金聯手炒房,讓房價高不可攀,
四分之三的柏林民眾買不起房只能租房。
德國柏林人75%靠租房 房租5年飆漲42%

德國的房價指數已經創歷史新高

歐元區的房價指數雖然沒有創新高,但也算是高點
我知道買不起房但很想買房的人,都期待房地產泡沫破掉,
整天拿別的國家的狀況來安慰自己,而且對講出來的國家也不了解。
房地產每個物件都是獨特的,
例如台北跌,台中台南高雄可能漲,大安區漲,萬華區可能跌
要全面崩盤只有一個可能性:中共打來
不然不要整天幻想全面崩盤,面對現實,去買間自己負擔的起的房子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