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影片滿清楚的
可以知道永豐餘的營運狀況
包括大轉型的部分
永豐餘劉慧瑾組六核心 百年企業大轉型
"在二代創辦人、大股東何壽川主導下,永豐餘投控進入專業經理人治理新時代,由科技業空降擔任董座的劉慧瑾,帶領集團朝能源管理等五大方向轉型與創新。半年過去,她首度接受媒體專訪,透露正陸續成立「永豐餘學院」等跨集團六個核心組織,並培養多項台灣第一、世界第一的產品,將在三年後永豐餘邁入百年之際,展現集團引以為傲的家底與實力。
劉慧瑾指出,氣候變遷、疫情肆虐,企業界面臨減煤減碳、長鏈變短鏈等課題。永豐餘很早做循環經濟,也投入能源管理,2022年核心紙業將以減煤50%為目標,集團還有近半數子公司在材料、科技、生技等產業,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希望持續創新,邁向下一個百年,是吸引她轉戰永豐餘的關鍵。
此前,她任職過兩家百年企業,包括法商施耐德、美商IBM,都靠著創新一路接受挑戰,持續調整體質轉型,屹立市場。即將邁入百年的永豐餘也在超前部署,劉慧瑾透露,預計12月成立的永豐餘學院,將是一個科學連結技術、產業的平台,讓永豐餘可以站在國內外科學專家的肩膀上,預見材料、能源、數位三大領域尖端研究開發和創新。
永豐餘旗下有近百家轉投資子公司,目前市值來到577億元,每股淨值29.15元。2021年前三季營收636.51億元、淨利45.54億元、EPS為2.74元,皆達同期歷史新高,法人看好全年EPS挑戰4元以上;2022年隨著在五大轉型方向取得進展,營運可期。"
從何壽川還在位時就願意不計成本投入循環經濟上,
到準備退位時也將管理轉交給專業經理人,覺得是利多,
很重視永續經營跟ESG
看好永豐餘未來的前景,
新的專業經理人經營團隊早已制定好完善的目標,
且永豐餘本身就是個獲利很穩定的公司,
獲利百分之50來自科技業、材料、生技(不斷創新孵化出來的子公司)
很講求符合趨勢的創新
2021前三季EPS為2.74元,整年度上看4元
本益比 10.16 倍,股價淨值比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