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是這樣子的
本來家中經營一間與旅行社配合的零售業
不過自疫情以來就處於完全停業的狀況
畢竟完全沒有外國團客
所以
1.完全沒有進項,也沒有銷項
2.員工都解散了,所以也沒有薪資
不過現在每期都還是要繳付 「憑空生出來2000多的營業稅」
就沒進項和銷項了,哪來營業稅是吧??
詢問過稅務人員這數字怎麼來的
他們說核定標準是依照【路段、坪數、座位等等】可推算來客數等因素去計算的
我們想表示,我們真的【沒有義務繳交這份稅金】
不過稅務人員的答覆是:
要嘛就【繼續按核定課稅】,要嘛就【逐筆開立發票由事務所簽證】
問題就是,沒有進銷項了哪來的開立發票??
而且事務所費用也是要2、3000跑不掉
所以想請教:
是否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舉證我們並沒有在營業
或者即便有營業,未達起徵額也不需要繳營業稅
對於這兩種情況該如何證明呢??
我是有向家人提議或許可以用電費單證明開店情況
因為那個空間只有對外營業時才會使用,平時沒有人住
不過還想先上來多蒐集資訊,研議一下再去國稅處發問
補充:
因為當初去國稅處詢問的人不是我,所以實際上家人和稅務人員詳細互動過程我不清楚。
反正感覺結局有點不歡而散。
後來我有用不同身分去電發問,稅務人員其實很客氣很有耐心,
也有主動表達可以視情況派人到現場查定是否免課稅。
不過當時我刻意沒有提供統編,因為我想得到的是公平,而不是針對的答覆。
其實家人也是想退休了,沒有想再繼續經營實體店面,
之後想透過網路電商,單純把庫存轉化,可是現有營登地址卻坪數很大。
所以我其實挺反感按照坪數和地段來課稅的,覺得我們很不適用這個規範><
而且即便轉為經營網路電商,營業額可能也不會達到起徵點,所以想擺脫現在適用稅制。
P.S.
沒有要辦理停業,我知道辦理停業就不用煩惱這些了^^"
不過家人可能還有貸款啊還什麼的我沒仔細聽,反正沒有要走停業這條路
請不要留言回覆同情安慰,或抱怨發牢騷。
那對改善情況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請幫忙節省留言板面。
投資初學者 wrote:
你的是核定課稅就是照(恕刪)
回3樓
謝謝~你說的我都知道^^
所以就是想來問,可否保留營業登記,可是在沒有進銷項的情況下,可以免課營業稅。
而且即使繼續營業,起徵點未到,也免課營業稅不是嗎?
營業稅的本意,本來不就是為了課徵買賣貨物行為而衍伸的稅收嗎?
既然沒有買賣貨物行為,就沒有義務繳稅。
三子父 wrote:
不是停業是歇業 辦(恕刪)
不太懂出來說風涼話的是什麼心態。
是想要炫耀自己的社會經驗,然後順便教訓別人?
我的觀念裡,營業稅最終課徵的對象是消費者,而不是業者
所以當業者沒有進銷項,就可以不用平白納稅,這是營業稅本意,也不是我自己訂的。
我們也是正正當當經營生意,該繳就該繳,不該繳就不用繳,這才是公平。
阿你們就只會說,遊戲規則就是怎麼樣怎麼樣
重點是,你們真的懂遊戲規則嗎?
每個人都說要嘛就核定,要嘛就記帳士
怎麼沒有人站出來說其實我們可以自己網路申報營業稅?
反正沒進銷項,網路填單子要多快有多快。
我也是這兩天才研究到的,我需要的是有這種聲音的前輩。
所以
如果不是很懂,就收斂點、低調點,不要當一個半桶水的大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