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社會一段時間,記得20出頭歲到證券商第一次開戶的緊張感,
第一次到號子看到那花花綠綠的電視牆,超興奮!
初入社會沒什麼錢,沒在研究什麼線型,也沒在爬文研究,
單純覺得這家公司好大,我想投資他,想當他股東,
所以當時買了中信金 第一金 鴻海 陽明(很早就賣掉了,完全沒賺到這波

有錢就買,買了也就不管他,就純粹領他的配息。
後來年輕貪玩,玩掉一堆錢,到過了三十多才覺得應該要努力存錢,
跑來日本混飯吃,開始投資日股,當時也完全不懂日本的股票,
就買三井住友銀行 住友商社 YAMAHA...等一些日本知名公司的股票,
殖利率也還可以,但是日本投資利得跟股利所得會先扣20%所得稅

在前年肺炎剛開始的時候,沒買任何股票,賭性堅強的我把90%的錢買了日本股市中的原油2倍的ETF
一直到前陣子才把這個ETF獲利了結,回頭一看才發現,我在股票市場錯失了很多的好機會

所以前一段時間開始上網爬文,也拜讀了01很多高手的文章,在半年前開始投資美股

網路資訊很多,也很多前輩的例子可以參考,無論價值型投資,指數型ETF,指數型+債券再平衡...等等
一瞬間有點不知所措,就邊買邊研究,野人獻曝一下我的不專業美股投資組合,請各位前輩鞭小力一點

指數ETF VOO+VWO+VEA (40%)
3X指數ETF SOXL+TECL (30%)
個股 AAPL+CSCO+BAC+ARCC+PFE+MMM (20%)
最後10%為賭博性個股,滿足我的小小賭徒心態而買的個股
就像買跑一年的賽馬 變成沒什麼價值 或是翻好幾倍

(對於小資本的我,算是買個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