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韭菜我單純從供需來看覺得台灣半導體未來前景黯淡,台灣股市未來可能也不妙~
因為"歐美日中"因"國安問題"將會"不計成本"扶植本土半導體,就算高端製程不行,中低端也會對台灣不利,更何況國家都會補貼,沒有競爭問題,
如果:
短期半導體3成自給自足,
中期半導體5成自給自足,
長期半導體7成自給自足,
台灣未來怎麼辦?(非半導體而已)
大家怎麼解讀?
-----------------------------------------------------
發布時間:2021-07-18 00:49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警告,很多國家推動在自己境內生產半導體,若任其發展下去
,情況可能失控到「可怕」的程度,結果推高了成本,仍無法達到自給自足。
張忠謀16日在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說:「他期盼此提醒是一個開端,因為
此刻若沒有人講任何話,情況可能會發展到相當可怕的程度。」也就是說,「相關國家耗費
大量金錢與資源,仍無法得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記者追問,相關國家是否針對美國和中國大陸而說?張忠謀答覆,他所指的國家「自己會知
道」。
拜登政府目前正推動一項520億美元的法案,用於促進美國本土晶片生產和增強半導體研發
能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任命副總理劉鶴,負責領導新一代晶片的研發和製造,減
少依賴台積電和其他外國晶片公司。歐盟計劃到2030年將晶片產量增加一倍,至少達到全世
界供應量的20%。
張忠謀在APEC會中致詞時指出,過去數十年的自由貿易,大幅促進半導體技術發展,「因此
,愈趨複雜的技術致使供應鏈走向境外」。
他提醒,「試圖讓時光倒流是相當不切實際的,若嘗試讓時光倒流,不僅成本將會提高,且
技術進展腳步可能放緩。在花費了數千億與許多年的時間後,結果仍將是無法充分自給自足
且成本高昂的供應鏈。」
張忠謀表示,他認同國家安全的顧慮確實存在,攸關國安的晶片若擁有國內自給自足供應鏈
,不失為審慎的安排,然而,「針對規模大得許多的民間市場,一個基於自由貿易體系的供
應鏈是迄今的最佳做法」。
張忠謀強調,他所主張的是「理想的狀況」,跟台積電同仁的做法不相衝突,但他認為應該
表達出理想的做法。
張忠謀主張他開創的晶圓製造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全球晶片生產集中在台灣,特別是用於智
慧手機和伺服器的精密晶片。不過,台積電也逐漸加速在海外布局,目前正在亞利桑那州建
造一座價值120億美元的晶圓廠,也計劃擴充南京廠 ,並考慮在日本成立一座鎖定特殊製程
的工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