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台灣以後有生物醫藥代工企業,給散戶投資。--------------------------------------------------------------------------------------------------------------------------------------------------三星眼中的下一個智慧手機:生物製藥智慧手機業務沒辦法一直成長下去,韓國大廠三星對這一點早已有所準備。2014-10-17在韓國仁川機場附近的工業園,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巨型工廠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三星電子集團的生物醫藥代工企業——三星生物製劑公司(Samsung Biologics)準備在2016年正式投産的第二工廠。該公司有關人員充滿信心地表示:「工廠建成後生物醫藥的産能將位居世界第三」。三星生物製劑是三星集團與美國製藥開發服務公司昆泰跨國(Quintiles Transnational)於2011年合資成立的。生物醫藥的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具有很大市場潛力。三星生物製劑的第一工廠剛剛在2013年投産,年産能為3萬升,在産能達到15萬升的第二工廠投産後,將一下子把産能擴大到6倍。該工廠的總投資也達到約台幣286億元。生物醫藥的量産與半導體有著共通之處,其競爭力均取決於生産規模和高水平工藝管理技術。另外還離不開能夠鉅額投資的財力。儘管顧客與銷售管道不同,但和三星通過果斷投資登上全球半導體第一寶座的經營模式有著很高的相通性。「雖説是成長領域,但如果是日本企業的話,估計不敢做出這樣的投資決斷吧,」日系金融機構人士對三星的決斷讚嘆不已。三星與瑞士羅氏公司等簽訂醫藥代工生産合約,通過接受羅氏提供的生産技術,開始在第一工廠進行試生産。智慧手機業務不會一直增長下去,三星對這一點早已有所準備。李健熙在2010年就指出「10年之內三星的大部分代表性産品都將不復存在,」選定了進行重點投資的5個新業務領域,生物製藥就是其中之一。但即便是發展得最為順利的業務,三星生物製劑也認為,「出現收益也要到2016年之後。」另外4個領域是汽車電池、發光二極管(LED)、醫療設備、太陽能電池,都是很難説取得了什麼成果。太陽能電池由於中國廠商的量産而導致行情惡化,三星已經中止了普通結晶型産品的生産。汽車電池眼下則落後於競爭對手LG化學。三星2013年的合併銷售額為228兆韓圜(約台幣6.5兆元)。在智慧手機急劇增長的這3年裏增加了將近50%。智慧手機部門在總銷售額中所佔比重也達到60%左右。如果再加上供應手機構件的半導體、顯示器部門,三星對智慧手機的依賴度還會更高。為彌補智慧手機減速帶來的影響,探尋可維持這一龐大組織的經營頂樑柱成為三星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創新經營」,這是李健熙在2006年提出的口號。在電子行業已經看到世界頂峰的三星再不能像以往那樣將日本企業作為榜樣了。於是向員工發出了要成為創新者的號令。成為「領跑者」的三星切實身體會到了擔任開創者的艱難(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記者小倉健太郎,不代表本社立場)
老實說國產疫苗被玩成這樣一個總統為了安撫民心所以還沒解盲就當作過了一個審查委員為了自己不喜歡這次蛋白技術所以還沒解盲就說一定不會過兩個都錯為啥現在搞的說反話的就是受害者?現在大家天天罵,就算解盲過了哪來的公信力一堆人天天叫著要疫苗,罵政府為啥不下幾億支的訂單去搶BNT默德納AZ但不給你就是不給你你把政府催爆有用嗎在我看起來現在大家一副天天叫著要餓死了 但是又要政府趕快給他和牛龍蝦吃既然現在大家都不想打國產疫苗我建議 乾脆把解盲過的國產疫苗開放讓所有人公費申請施打沒信心的要等三期報告的只相信進口貨的要疫苗護照的 就慢慢等望眼欲穿的舶來品慢慢等順位輪到你真的好怕被傳染的相信國產疫苗的急著想要解封的就來打國產疫苗說穿了就是敢打的就來當白老鼠不敢打的也不逼你 你慢慢等打出了問題 政府你就乖乖的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