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朋友一起去聽了資產顧問公司辦的一場講座餐敘
主題是XX執業的節稅主題
還有會計師跟專業經理人來講
一場講座講了很多東西,我聽得有很多的疑惑跟不解
講座提到的節稅方式,讓我有些訝異
他們經理人圖解告知
步驟1.海外開設銀行帳戶
步驟2.先把錢匯到海外香港或他地
步驟3.購買保單跟其他公司債
步驟4.在用每年的海外免稅額把這些錢匯回台灣
這樣就可以達成節稅
我的疑問是我這樣做,真的可以達到每年節稅嗎?
我的所得每年都要申報,都申報完了,還能節稅嗎?
他們說錢可以不走銀行,直接到海外?
說這樣可以不留紀錄?合法嗎?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而且為何把錢匯去海外節稅,還要透過買保單還是買公司債才能把錢再轉回台灣?
轉回台灣就不用繳稅嗎?那這麼好的方法,怎麼之前都聽沒其他人提到過?
海外保單在台灣是不用繳稅的嗎?
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目的是要節稅,怎麼變成要透過保單還是公司債
這是不是詐騙的新手法?還是行銷的話術?
另外,他們強調海外開戶銀行,台灣政府都查不到?這可信度高嗎?
我想知道這套方法是否真得有人在執行
這些方法是詐術?還是真有其事
聽完感覺還是覺得不是正規方法,而且有些東西解釋不清
想請版上有經驗的人,給我一點建議
1.合法嗎?
2.可行度高嗎?
3.是詐騙嗎?
4.有人這樣做過嗎?
以上
謝謝
isais0005 wrote:
步驟1.海外開設銀行帳戶
步驟2.先把錢匯到海外香港或他地
步驟3.購買保單跟其他公司債
步驟4.在用每年的海外免稅額把這些錢匯回台灣
1.開設海外帳戶必須要是沒有跟台灣簽定CRS國家
如:
香港
如果你存到澳洲或日本你就死定了,你在國外有多少不動產,台灣國稅局絕對知道!
2.只要透過金融保險台灣國稅局絕對追的到
包含現金存款/現金提款/轉帳/支票/台支/信用卡/有記名的電子票證如記名悠遊卡
3.購買海外保單或公司債
你要注意的是購買的地區沒有跟台灣簽定CRS
如香港
如果你在日本或澳洲買保單,台灣國稅局絕對會知道.
---------------------------------------------------
Q我的疑問是我這樣做,真的可以達到每年節稅嗎?
A
當你把錢存入你銀行帳戶時,就須想辦法跟國稅局解釋資金來源
國稅局的作法簡單,你身份證字號之下的所有銀行帳戶資金
最高7年內所有存入或轉入的通通當營收,你需自己舉證哪一筆不是營收
國稅局完全不需要跟你解釋,說你欠稅就是欠稅
你要自己想辦法找證據!
如果你想要申訴,你你必須拿出罰單的一半當作擔保
否則直接先斬後奏
你聽過很多人欠地下錢莊錢,但因該很少聽過有人敢欠國稅局錢
Q我的所得每年都要申報,都申報完了,還能節稅嗎?
A
有些國家沒有遺產稅,很多人這樣搞都是為了節省遺產稅
如:香港
Q他們說錢可以不走銀行,直接到海外?
A如果你不想被國稅局查到
你只能使用現金飛往外國存入
但每一個國家海關都有管制現金
台灣是只准許攜帶1萬美金等值外幣
中國是只准許攜帶5千美金等值外幣
越南是只准許攜帶5千美金等值外幣
各國條件不太一樣,可自己GOOGLE
Q說這樣可以不留紀錄?合法嗎?會不會有什麼風險?
A用現金不會有紀錄
但是用到銀行或保險公司國稅局可能查的到
合法?聽聽就好,建議找專業常與國稅局打交道的會計師討論
Q而且為何把錢匯去海外節稅,還要透過買保單還是買公司債才能把錢再轉回台灣?
A
用匯款的國稅局馬上就查到了
現金存入你銀行帳戶國稅局也查的到
Q轉回台灣就不用繳稅嗎?那這麼好的方法,怎麼之前都聽沒其他人提到過?
A
你還是去諮詢常與國稅局打交道的會計師,他們會給你較專業的資訊
Q海外保單在台灣是不用繳稅的嗎?
A
保險只要買的是儲蓄險或投資保單
大多數人都是賠錢
儲蓄險到期雖然可以100%保本,但是賠掉了CPI
投資型保單更不用說了,傭金抽太高導致難獲利
海外獲利太低確實免稅
Q這是不是詐騙的新手法?還是行銷的話術?
A
一看就知道保險業務員為了傭金,誘騙你來買保單
等你發現賠錢的時候,業務員早就人間蒸發了
Q他們強調海外開戶銀行,台灣政府都查不到?這可信度高嗎?
A只要該國跟台灣簽定CRS後
台灣國稅局就可以輕鬆查到你的海外銀行與保險與卷商的狀況
目前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因此很多人都選擇去香港開戶
但能維持多久?不知道.
哪天技術上消除政治敵意時,香港早晚也是有可能跟台灣簽定CRS
Q想請版上有經驗的人,給我一點建議
1.合法嗎?
2.可行度高嗎?
3.是詐騙嗎?
4.有人這樣做過嗎?
A
1.這須由專業的會計師判斷
2.毫無可能
3.我的直覺是詐騙
4.這感覺是詐騙集團手法
請你匯款到海外帳戶,然後就人間蒸發了
後面的保險更不用提
如果你未來有打算開設外國帳戶
記住!
建議只考慮開設
1.美商花旗銀行
2.英商渣打銀行
3.英商匯豐銀行
這三間跨國連鎖的大銀行,絕對不敢隨便亂來
不要開一些沒聽過的怪銀行,小心開設到山寨銀行
金錢有去無回,讓你欲哭無淚
isais0005 wrote:
步驟1.海外開設銀行帳戶
步驟2.先把錢匯到海外香港或他地
步驟3.購買保單跟其他公司債
步驟4.在用每年的海外免稅額把這些錢匯回台灣
問題不在這些步驟,
今天你這筆錢是怎麼來的,
如果是賺來的,那當初有沒有繳稅才是重點。
當初如果沒有繳稅,
那你現在再怎麼去把這些錢轉來轉去匯來匯去,
都不會影響這筆錢當初沒繳稅的事實。
而國稅局也不是笨蛋,他們在查稅時才不會管你這些錢怎麼匯到海外,
要查的話,直接查你當初賺到這些錢的時候有沒有繳稅就好,
基本上這些錢只要是在八年內(核課期)賺到的都能被查出來。
差別在於國稅局要不要去查而已,要查的話,一定查的到。
所以現在再做這些動作,只是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而已。
反而增加被國稅局注意到的機會。
isais0005 wrote:
我的所得每年都要申報,都申報完了,還能節稅嗎?
有所得,才要繳稅,
如果這些錢當初都有乖乖申報所得稅,
那現在幹嘛還要節稅?
節稅是還沒繳稅前就要先做的,都已經繳完了還要節甚麼稅呢?
就像你買東西要殺價,是在你付錢之前就要殺價了,
已經成交錢都付出去了,還殺甚麼價?
isais0005 wrote:
他們說錢可以不走銀行,直接到海外?
可以呀,你出國就能直接帶現金出國了,只是能帶多少的問題而已。
但是還是那句話,"現在"再想怎麼把錢弄到海外,沒有甚麼意義。
因為該繳的稅早在當初你獲得這些錢的時候就要繳了,
如果當初沒有繳,那你現在應該做的就是祈禱國稅局不要知道你有這筆錢,而且八年內都不要被發現。
而要做到這點,把這筆錢放在床頭遠比你想方設法不留痕跡的搞到海外去還要安全跟方便。
isais0005 wrote:
海外保單在台灣是不用繳稅的嗎?
海外保單不受到台灣保險法的規範,
自然就沒有台灣保險無須課稅的優惠。
對國稅局來說,海外保單叫做"境外有價資產"而不叫"保險",
如果因為買海外保單而有賺錢,
那賺的部分就叫"境外所得"。
全年度個人境外所得加起來只要超過新台幣100萬以上,
那就要申報最低稅負,
當然,申報歸申報,要不要繳稅還要看最低稅負跟綜所稅誰比較高才能決定。
isais0005 wrote:
聽完感覺還是覺得不是正規方法,而且有些東西解釋不清
想請版上有經驗的人,給我一點建議
基本上,只要聽到有甚麼辦法可以把原本應該繳稅的錢變成不用繳稅,
那就不用再聽下去了,通通都是騙人的。
現在科技那麼發達,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沒有甚麼方法是能"保證"不會被查到的。
誠實報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