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在投資理財的觀念上,充斥著「倖存者偏差」,到處都是成功者的經驗分享。
彷彿照著這些成功經驗,複製貼上,我們就一定能成功似的。
但我認為投資理財更須要的,是避開那些失敗的方式。
因為我們的資金有限,所以透過這些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才能讓我們更容易獲得成功。
正如查理蒙格所說:「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邊,那我就永遠不要去那裡就好了。」
Charlie Munger:「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
還請大家多多分享失敗經驗,讓我們少走冤枉路,一起邁向成功。
我個人先提供三則經驗
一、
前天晚上12點,我依自己的策略訊號在台指期貨上買了6口多單(看漲),然後下好停損單之後就去睡覺了。結果早上起床一看,發現怎麼不但沒停損,倉位還變成了兩倍(12口多單)? 我的天,原來我停損單下錯邊了。應該要賣的,我按成買。於是我在8:45大盤跳空大跌開盤的時候,馬上直接全部停損出場,一口氣賠了三十幾萬。
這個經驗告訴我們,下單的時候,一定要確認再確認,來儘量避免失誤。
二、
多年前,我在家附近的社區大學上投資理財的課程,第一堂課,老師請大家自我介紹,順便分享自己的理財投資經驗。等大家紛紛說完自己的慘澹經歷之後,老師做了一個調查:「現在各位手上持有的股票,賺錢的比較多的請舉手。」,大概有三、四位舉手。老師又說:「現在各位手上持有的股票,賠錢的比較多的請舉手。」,結果現場大概二十多個舉手。
老師說:「這就是人性,大家都是賺了一點小錢,就深怕獲利吐回,趕快賣掉。但是賠錢的時候,都捨不得賣,也不設停損,心想現在是賠錢,我等它漲回來再賣。但隨著愈賠愈多,就更不願意賣了,乾脆放著不管。」
這堂課讓我獲益良多,因為賺小賠大是輸家。要當贏家就要賺大賠小,所以我事後就開始學著設立停損點,而獲利的時候,想辦法抱著讓它再多跑一點,等到真的開始拉回的時候再賣掉。因為我們是人不是神,不可能賣在最高點,所以那些獲利回吐,也是應該的。
三、
2016/11/9,美國總統大選。當時我手上有波段空單,但是因為我看好希拉蕊當選,於是把手上的空單全換成多單。結果早盤一開始還很爽,沒想到瞬間急轉直下。因為我不信川普會當選,所以堅持不停損,但最後因為實在賠太多了,還是不得不砍倉。想想,我要是依自己原訂策略,手上的空單會讓我大賺一筆。沒想到卻反而賠了一屁股。
這個經驗告訴我們,紀律真的很重要,不要胡思亂想,用感覺來做單。更不能堅持「自己一定是對的,市場一定會照著我的想法走」。該停損的時候,就該停損,以免蒙受更大的損失。
然而 wrote:
我一直覺得在投資理財的觀念上,充斥著「倖存者偏差」,到處都是成功者的經驗分享。
彷彿照著這些成功經驗,複製貼上,我們就一定能成功似的。
但我認為投資理財更須要的,是避開那些失敗的方式。
因為我們的資金有限,所以透過這些真金白銀換來的經驗,才能讓我們更容易獲得成功。
正如查理蒙格所說:「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邊,那我就永遠不要去那裡就好了。」
Charlie Munger:「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
+1
再來
看到這種新聞:
"以色列逾 180 萬人已接種輝瑞疫苗 至少 13 人現面癱症狀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要知道如何判斷面癱是否與接種輝瑞疫苗有關
==> 然後才有可能知道如何判斷賠錢是否與做了XYZ有關.. 或有可能知道如何判斷賺錢是否與做了ABC有關...
然而 wrote:
這就是人性,大家都是賺了一點小錢,就深怕獲利吐回,趕快賣掉。但是賠錢的時候,都捨不得賣,也不設停損,心想現在是賠錢,我等它漲回來再賣。但隨著愈賠愈多,就更不願意賣了,乾脆放著不管。
記得有人做過一個實驗,
第一組
A: 你有50%的機會得到1000元, 50%的機會得到0元.
B: 你有100%的機會得到500元.
第二組
A: 你有50%的機會損失1000元, 50%的機會損失0元.
B: 你有100%的機會損失500元.
你會如何選擇?
多數人在第一組選擇B, 而在第二組選擇A.
一般人都喜歡確定的東西, 討厭風險.
實驗發現人在獲利時是如此, 不喜歡冒險. 但面對虧損時卻願意冒險.
所以通常賺不到頂, 但一虧到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