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退休金的規畫方式

最近無聊 跟朋友討論了一下
他是這樣理財的


投資方式:
1.薪水用來購買定期定額 股票型基金.
2.大筆獎金 用來購買 債券型基金,選擇每月配息,將利息收入再投入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
3.當股票型基金達到停利點,贖回 再買入債券型基金.

重複1~3

請問各位高手,這樣的方式OK嗎?
績效會部會太差?


2008-05-21 16:21 發佈
hammer_huang wrote:
最近無聊 跟朋友討論...(恕刪)


請問債券型基金都不會虧錢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還是會虧

但風險比較低

靠債券基金保本

靠股票基金衝績效
男人的浪漫~ RAV4 + IGUANA DISK + 5DII&24-70 F2.8 L
funddj討論區很多文可以看也可以問,這邊討論的人少
VICTORY CAN NEVER BE TAKEN FOR GRANTED.
tkna1001 wrote:
請問債券型基金都不會...(恕刪)


記得沒錯的話

債卷型是呈相當緩慢的曲線慢慢往上爬

利率好像比銀行利息高一點

不過還是要看物價波動啦

不知道賺的利息夠不夠負擔物價波動指數

退休後不見得物質享受會比現在好

但是時間卻是多了很多
這樣的方式當然可以
薪水有多少
可以投入多少
投報率有多高
未來退休的需求有多少
要多久才能達到
??
穩定投入的本金:每月五千、一萬、二萬...
穩定持續的複利:每年5%、10%、20%...

目前台灣股市漲跌停幅度為7%
台灣男性平均壽命74.49歲(2005年統計)

關於股票型基金的停利是有疑慮的:
(1)假設一個月定時定額10k投入股票型基金,兩檔共20K,停利點設定20%.
(2)假設投資8個月後到達停利點,獲利部位出場不含匯率損失,管理費,手續費等也才16K,16K要投入
債券基金恐怕買單都還不夠.
(3)如果投資8個月後損失20%,則接下來該基金必須要有25%的獲利才可以回到原淨值,這是只不賺
但賠管理費,手續費的情況.(以原投資金額算)
這邊的疑慮就是"如果定時定額還沒累積到大量的部位前就獲利出場",其實獲利是很渺小的.
定時定額強調的是時間加複利,但我覺得真正考驗投資者的是選基金的眼光.
某些投資公司廣告詞的漏洞:利用基金淨值低檔持續扣款,增加更多投資單位.但是天曉得淨值是否會
愈來愈低,愈攤愈"貧"!?
所以在此建議:退休金的規劃,一部份要靠持續而穩定的定存,而不是100%的投資工具來取代.
如果是我的規劃會比較保守!

年所得扣除基本開銷等費用後的剩餘資金,

百分之五十 買分紅保單,

百分之三十 積極型基金,

百分之二十 台股,

(以上會隨的年齡而調節)

分紅保單個人列為免稅退休金,

積極型基金獲利20%轉進債劵或分紅保單,

台股同上。

必須得承認,剛開始操作的3~5年真的存的很辛苦!
富人之所以會富,就是懂得利用負債與槓桿!
frankliu wrote:
關於股票型基金的停利...(恕刪)


小弟閱讀了各位大大的回文之後,有一些疑問!

1.債券型基金真的只比定存多一點?而且有虧損的風險?

2.儲蓄保單對抗的了通膨嗎?能源危機,糧荒 等等的問題 在未來只會越演越烈!
男人的浪漫~ RAV4 + IGUANA DISK + 5DII&24-70 F2.8 L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