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金融股還能當定存股嗎?

【原文標題】
金融股還能當定存股嗎?台股億元大亨以25元買第一金為例:隨時存金融股都是好時機!

【原文內容】
編按:「不要和趨勢作對,市場永遠是對的!」穿梭大學講堂、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僑光科大「億元教授」──鄭廳宜,曾是個平凡的郵局和金融業專員。14年前,他曾因重押和擴大槓桿賠光2千多萬元。之後,他悟出一套穩健的投資法,捲土重來,如今是人人稱羨的台股億元大亨,以下摘自著作《養一檔會掙錢的股票》:

許多存股的投資人,存股時,往往一遇到股價往下跌時,就開始沒信心,因而懷疑這樣定期定額的存股方式對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如果你存的標的不是金融股,而是其他產業,這樣的思維不見得不對,因為很多個股股價若持續往下跌,最後可能無法回到你買進的價位,也就是回不去了。

若以目前金融股個股價位,投資人任何時間買進,只要時間拉長,最後股價都有機會回到你買進的價位,更不用說是回到你投資的平均價格,這是存金融股的好處。

以第一金(2892)為例,這檔股票近二十年的股價約在15元至25元間盤整,縱使現在以25元開始買進,十年內回到25元應該沒問題。更何況投資人的平均成本,一定是比最初買進25元的價格來得低。

如下圖所示,如果投資人從25元開始買進,股價跌到最低15元,最後股價又回到25元,投資的平均成本為:

25+24+23+22+21+20+19+18+17+16+15+16+17+18+19+20+21+22+23+24+25)÷21=20.23元

十年後,(25元-20.23元)×1,000股=4,770元,亦即你投資的每一張第一金股票的資本利得為4,770元,而且除了資本利得外,投資還有複利所創造出來的股利收入。

2020年有許多金融股沒有填息,讓不少投資人失望,但投資人要清楚了解,只要股價回到投資時的平均成本,就是一次全部填息。

近幾年投資人前仆後繼投入存定存股的行列,存股頓時變成顯學,原因在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台股指數跌至3,955的低點,當時有些投資人第一次定期定額存股,由於適逢低點,台股指數在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下,在2017年5月站上萬點之後,期間雖有幾個月跌破萬點之下,台股指數都在萬點之上,當然存股的投資人一路買,股價也一路往上漲,這樣不但讓投資人有信心持續存股,投資人也可賺取價差與股息,期間報酬率相當高,也造就近幾年的存股達人。

目前全球處於接近零的低利率水準下,短期內全球股市要大崩跌機率,我認為非常小,如果投資人要等到台股大崩跌時才要存定存股,可能是一木一年後或是十年後,但期間投資人就無法享有五年或是大年的時間複利效果了。

【原文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5095978

【心得】
之前拜讀過傑西李佛摩的書,裡面有提醒「不要猜頭摸底」
但投資本身是一件非常逆人性的行為
短線上大家都想用便宜的價錢買到好的股票
很多存股族也會有一樣的心態,包括我自己也是
都覺得「等股價便宜一點」再開始存股
但通常這樣等下去的結果,就是股票越來越貴

今年3月的時候,大盤最低點在8500左右
你會覺得是高點?還是低點呢?

而定期定額或是定期定股就是在減少人性的干預
為了克服我投資定性上的問題
我在今年辦了永豐的豐存股,目前存股的部份只買0050
讓自己在投資上越簡單越好
目前在投資比例上
短線投資大概佔了40% 存股大概佔了50%

回歸正題,至於金融股還能不能當定存股?
目前來說我覺得是OK的,只要還有配股配息
且低率不再調降,不再傷害銀行股的利潤
買啊!哪次不買!
2020-12-22 14:1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定存股 金融股
金融股目前我只有買
NYSEARCA: XLF
追蹤美國金融股(含花旗銀行/美國運通/摩根等等...)
NYSE: MA
(萬事達信用卡)
NYSE: V
(威士信用卡)
這三支股票
回報真的還不錯
今年4月下投至今已經回報數十%以上

至於定存股建議不要買個股
我比較推建ETF

台灣企業代表ETF
0050
(追蹤台灣前50企業)
NYSEARCA: EWT
(追蹤全台股票)

美國企業代表ETF
NYSEARCA: SPY
(追蹤全美國前500強企業)
(點圖可放大)

也就是標普500 ETF

過去50多年來表現得都很不錯
(點圖可放大)


因為ETF可以追蹤前幾賺錢的股票,個股就好講究公司本質.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目前台灣能購買美股管道有3種
1.直接在網路開美國卷商帳戶,手續費行情價0%
2.台灣國內卷商複委託購買,手續費行情價0.15%
3.台灣國內銀行複委託購買,手續費行情價0.3%

美股利息要預扣30%稅金
美股獲利一年低於670萬台幣免稅,超越670萬部份要收20%
舉例:
今天投資花旗銀行股票1萬元
假設暴漲1001萬贖回台灣
((贖回1001萬-1萬本金)-670萬免稅額)*20%台灣國稅局稅金=稅金需繳66萬元
kissfood wrote:
金融股目前我只有買NYSEARCA...(恕刪)


感謝提供相關數據!
我也是比較傾向存0050
至少是比較貼近大盤的操作
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看盤
成王敗寇一堆屁話,
怎不敢把歷史拉到三商銀破千時開始算呢
定存定額買股不貴,豐存股我記得定存買一萬塊以內,手續費只要一元不是嗎?
接下來會是低利率時代,就看個人對金融股未來發展和前瞻是否看好,不然就去跟大盤報酬,定期定額0050或006208,搭有手續費優惠券商例如國泰,長時間下來應該會有不錯的績效
有時候有紀律的買

長期來說比短進短出的利潤還好
terad wrote:
十年後,(25元-20.23元)×1,000股=4,770元,亦即你投資的每一張第一金股票的資本利得為4,770元,而且除了資本利得外,投資還有複利所創造出來的股利收入。


感謝分享,最近也在想還能存股嗎?
看了你這篇有得到解答
「長期」投入,「分開」投入才是關鍵
樓主也可以考慮辦個複委托買美股啊!!永豐也可以辦

台幣今年這麼強,比起玩外匯或是存台股,不如定存美股還比較有利潤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