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這樣的投資觀念是否正確?還是有什麼盲點呢?

因為01網友的推薦,發現2886兆豐金這幾年都在26~33間,變動幅度不大,股息配的也穩定都有1.5以上。
假設本金60萬,買入20張兆豐金(假設均價30),之後每年固定配息1.5且全數再投入買進(配息買進股票不計入原始本金成本),第2年後每年固定加碼5張。

第1年 投入本金20X3=60W,配息20X1.5=30投入買進1張剩餘0元,持有=21張,均價=28.57
第2年 投入本金60W+(5X3)=75W,配息(21+5)X1.5=39投入買進1張剩餘9K元,持有=27張,均價=27.77
第3年 投入本金75W+(5X3)=90W,配息(27+5)X1.5=48+9K投入買進1張剩餘累計27K元,持有=33張,均價=27.27
第4年 投入本金90W+(5X3)=105W,配息(33+5)X1.5=57+27K投入買進2張剩餘累計24K元,持有=40張,均價=26.25
第5年 投入本金105W+(5X3)=120W,配息(40+5)X1.5=67.5+24K投入買進3張剩餘累計1.5K元,持有=48張,均價=25
第6年 投入本金120W+(5X3)=135W,配息(48+5)X1.5=79.5+1.5K投入買進2張剩餘累計21K元,持有=55張,均價=24.54
第7年 投入本金135W+(5X3)=150W,配息(55+5)X1.5=90+21K投入買進3張剩餘累計21K元,持有=63張,均價=23.8
第8年 投入本金150W+(5X3)=165W,配息(63+5)X1.5=102+21K投入買進4張剩餘累計3K元,持有=72張,均價=22.91
第9年 投入本金165W+(5X3)=180W,配息(72+5)X1.5=115.5+3K投入買進3張剩餘累計28.5K元,持有=80張,均價=22.50
第10年 投入本金180W+(5X3)=195W,配息(80+5)X1.5=127.5+28.5K投入買進5張剩餘累計6K元,持有=90張,均價=21.66

第十年的平均成本為21.66
如果以今天29.5收盤價來看等於一張賺7.84,7.84X90張=70.56W 有賺70萬
1~10年的配息收入也有75.6W了

怎麼看都似乎是不錯的長期投資標的
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呢?
2020-12-17 19: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投資觀念 盲點
你是假設未來10年兆豐金跟過去10年差不多

真實狀況通常不會是這樣
perryhs wrote:
你是假設未來10年兆(恕刪)


我是把過去十年列入參考,才發現他股價得波動不會像電子股那樣很劇烈。
所以也刻意把買進成本寫成拉高的30
為什麼均價越來越低?你是假設他未來十年會一直跌嗎?

還是誤信了什麼零成本的錯誤計算法?

建議先學習正確的報酬率,請搜尋"XIRR"。


你會看財報年報嗎?買進這間公司依據呢?該不會是聽誰誰誰說金融業官股銀行好就買吧?
sgxm3 wrote:
為什麼均價越來越低?...(恕刪)

均價越來越低是指當年度投入的累計成本除以當年度的張數所得的金額,不是指當年度買進的價位喔,看來你應該是看不懂我寫的內容。
李康 wrote:
均價越來越低是指當年(恕刪)

這樣會 誇大報酬
樓主喜歡這樣 也是可以的
可達瓜瓜 wrote:
這樣會 誇大報酬樓主...(恕刪)


因為當年度配息再購入股票,配息不計入成本裡呀!
一樣的的投入成本,張數(配息買入)多了,自然拉低購買成本。
李康 wrote:
因為當年度配息再購入...(恕刪)
根據樓上說的,你這是誤信了什麼零成本的錯誤計算法,回答你

這樣說好了
假設1,假設發生股災 你還會繼續買兆豐金嗎? 會不會買到懷疑人生

假設2 兆豐金價位往上or 往下走,你還會繼續抱下去嗎?
越買越低 會怕,越買越高 抱不住

經歷過 假設1的我表示 真的會買懷疑人生而認賠
李康 wrote:
因為當年度配息再購入(恕刪)

因為成本一降
算報酬時 成本是分母
我們存銀行時 假設本金1萬 1%利息
不管幾年 還是知道本金是1萬元
不會因為1%利息 10年後本金就變90元

但是你喜歡用這跨大報酬算法 是可以的
李康 wrote:
因為當年度配息再購入(恕刪)


問題是這樣算出來的成本是錯誤的.....。比較基準(投資報酬率)錯了,投資判斷上能對到哪去?

反正最後都要算投資報酬率,何不一開始就把時間和投入金額代XIRR公式算正確的年化報酬率?用XIRR算不會很麻煩,這招學起來超過一半的唬爛老濕就再也騙不了你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